戰勝死神的母愛

[ 親情故事 ]

 丈夫大衛·奧格和妻子凱特·奧格,是澳大利亞的一對年輕夫妻。他們相親相愛,令人羨慕。凱特到醫院檢查之後,興奮地告訴大衛一個喜訊:她不僅懷孕了,而且是一對龍鳳胎。為迎接小寶寶的出生,他們精心做好了準備,就連孩子的名字都提前起好了:女孩叫艾米麗,男孩叫詹米。

  2010年3月,凱特在懷孕第27周的時候,預感到將有不妙的情況發生,細心的大衛及時將她送到了悉尼的一家婦產醫院。醫生檢查後告訴並安慰他們:“是早產。我們會竭盡全力的。一般來說,母子都不會有什麼危險。”

  在醫院的產房,女孩艾米麗很順利地出生了,但男孩詹米的體重只有907克,出生後就停止了呼吸,醫生立即對其進行了緊急搶救。

  大衛和凱特一邊心急如焚地等待,一邊默默地為詹米祈禱著平安。搶救20分鐘之後,醫生抱來了已經包裹起來的詹米,非常遺憾和惋惜地說:“對不起,我們想盡了辦法,也沒有能救活他。”

  面對醫生的無情宣判,大衛和凱特都陷入了極度痛苦的深淵。她傷心欲絕地抱著兒子失聲痛哭,但她敏銳地感到兒子的身體還沒有涼透,還有一點體溫。她下意識地判斷:兒子沒有死。很顯然,她無論如何也不願相信兒子已經徹底死了的訊息。

  隨後,凱特脫掉了睡衣,把詹米抱在懷裡,並且讓兒子的頭枕在自己的手臂上。儘管兒子一動也不動,但是她依然溫柔地撫摸著兒子。他們告訴兒子,“你的名字叫詹米。你還有個姐姐叫艾米麗。”他們還告訴兒子:“你一定要挺過來,我們這輩子還有很多事情想和你一起做哩……”兒子的體溫在母親的懷裡慢慢地上升。這樣的摟抱、撫摸和傾訴持續了兩個小時以後,凱特突然覺得兒子像是受到驚嚇一樣動了一下,然後似乎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吸氣了。凱特和大衛趕緊請護士轉告醫生:“孩子有活過來的跡象了!”

  又過了一會兒,詹米居然奇蹟般地睜開了眼睛,還轉了轉頭。凱特感到異乎尋常的驚訝和興奮,將信將疑地自言自語:“天哪,這是怎麼回事啊? ”

  凱特對大衛說:“如果孩子真能活過來,那我們就成了世界上最幸運的父母了。”然後,她在手指上沾了一點母乳餵給詹米,小傢伙竟然喝下去了。

  護士立刻將這奇蹟告訴了醫生,醫生馬上來到凱特的床前,用聽診器聽了聽孩子的心跳,一邊搖頭一邊說:“難以置信!難以置信!太難以置信了!我只能說,這是母愛戰勝了死神!”

  2010年8月25日,大衛和凱特帶著已經5個月的、十分健康活潑的兒子詹米,應邀參加了澳大利亞電視臺的訪談節目《今日今夜》。凱特講述了用自己的溫暖懷抱將已經“死亡”的兒子救活的故事。

  大衛在訪談節目中說:“我有凱特這樣堅強、聰明的妻子,真是太幸運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一個母親的本能。如果她沒有那樣做,孩子早就已經不在了。”

  有位醫學專家解釋說:“凱特是用‘母嬰肌膚相親法’,也就是澳大利亞人所稱的‘袋鼠育兒法’,救活了自己的早產兒子。所謂‘袋鼠育兒法’,是發展中國家的母親們發現並發展起來的。其做法是,將未發育完全、體重特別輕的早產兒放在暖箱中餵養,但是每天至少把嬰兒放在母親的胸前幾個小時,讓母嬰相親。這個方法能有效幫助早產嬰兒成活和健康成長,比任何傳統的暖箱都更適合那些尚未發育完全的嬰兒。不過,‘袋鼠育兒法’要求母親富有經驗,體力支出也很大。在一開始,醫院一般都會讓護士陪同母親幾小時,教給她們怎樣抱和怎樣餵養這些特別脆弱的嬰兒。然而,凱特卻完全是‘無師自通’,這隻能說明母愛的本能實在是太了不起了,了不起到具有起死回生、戰勝死神的力量!”

  有一位觀眾感動地說:“凱特絕不放棄的母愛,將絕望變成了希望,將絕路變成了出路,將絕境變成了佳境。”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