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寧是一個因孝廉獲得做官資格的庸官。他被任命為春陽縣縣令不久,母親就患了腳病,無法隨他一同赴任,他只好帶著妻兒先行。一晃半年過去,母親的腳病漸漸好轉,於是他張羅著回鄉接母的事情。
就在這時,忽然出現了一件怪事。縣衙大堂的牆壁上不知何時顯現出一個浮影,竟似一個女人的輪廓。一到晚上,大堂裡就會若隱若現地傳來女人的哭聲。人們紛紛傳言,縣衙裡鬧鬼了。焦寧本不相信這些無稽之談,但經不住夫人的再三勸說,便打發手下錢捕頭,請來一個外號謝半仙的江湖術士,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一聽這話,焦寧慌了,忙問他如何解決。謝半仙說:這個厲鬼雖然厲害,但七七四十九天後才會成形。只要及時找到她的棺木,將屍身在烈日下暴曬三天,保證她灰飛煙滅,不再危害人間。於是焦寧調來了所有案宗,讓謝半仙對涉及到的女犯人逐一審查。然而這些涉案的女犯人不是證據確鑿,甘願伏法,就是生辰八字不對,不是至陰之體。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錢捕頭在一旁提醒焦寧:大人,還有一個女犯我們疏漏了陳劉氏。焦寧擺擺手:這陳劉氏雖判了死刑,但還沒行刑就自盡了。謝半仙忙問陳劉氏是怎麼回事,焦寧便將陳劉氏的案情道了出來。
2 陳劉氏之冤
這陳劉氏是本地人,家境貧寒,和丈夫陳旺一起,奉養年邁的婆婆。因她做得一手好菜,經常到富戶官紳的府上幫廚,以貼補家用。
端午那天,本縣首富吳員外大宴賓客,請陳劉氏過來幫廚。酒席結束後,吳員外一個人坐在假山上的涼亭裡乘涼。然而第二天早晨,家人發現他摔死在假山下,而他隨身佩戴的一個價值不菲的玉環,卻扔在了涼亭上。據管家回憶,昨晚陳劉氏曾給吳員外送醒酒湯,回來後便心神不寧,連工錢也沒要就急急忙忙地走了。吳員外的家人趕緊報了官,焦寧帶著錢捕頭等一行人趕到陳劉氏的家中,將她抓獲。陳劉氏大喊冤枉,說昨晚她送湯到涼亭,吳員外已喝得神情迷亂,欲和她行苟且之事,還拿出隨身佩戴的玉環來引誘她。陳劉氏不肯就範,兩人爭執起來,吳員外本是酒醉之人,腳跟不穩,一不留神就跌下假山。
但吳員外的家人卻認定是陳劉氏趁送湯之時,見吳員外不省人事,心生歹念,想盜取玉環。那玉環本系在束帶上,有一活釦,以方便摘下。那陳劉氏不知,只得用蠻力將玉環扯下。為了掩蓋劣跡,陳劉氏又將吳員外推下假山,造成醉酒失足的假象。做完這一切,陳劉氏又驚又怕,覺得玉環在自己手中必定是作案的鐵證,於是又將玉環扔下,逃回家中。
焦寧聽完雙方的供詞,又勘驗了那個玉環,如吳員外家人所說,系玉環的綢布帶子果然被扯斷了。如果按陳劉氏所說,吳員外以玉環相引誘,那吳員外作為玉環的主人,肯定知道系玉環的活釦,不會將綢布帶子扯斷。因此,焦寧認定了吳員外家人所說的供詞,將陳劉氏關在大牢,判處死刑。按照律法,焦寧將案宗送交知府大人複核,只要知府大人無異議,就可以將陳劉氏砍頭示眾了這也就是謝半仙審查所有案宗,卻沒有陳劉氏的緣故。
自從陳劉氏被關入大牢,她的婆婆便氣得大病一場。於是陳劉氏向焦寧請求,自己甘願伏法,不過在等待知府迴文的日子裡,想回家照顧婆婆。焦寧念她孝心可嘉,就同意了。哪知陳劉氏剛回到家,婆婆就將她臭罵一頓,不僅不讓她照顧,還將她逐出家門。陳劉氏萬念俱灰,便上吊自盡了。
瞭解案情後,謝半仙令錢捕頭快馬加鞭去知府那裡取卷宗,而他和焦寧則來到案發現場,希望找到一點蛛絲馬跡。
謝半仙一行人來到假山的涼亭裡,轉悠了半天,也沒發現任何破綻。焦寧倚靠在欄杆上極目展望,自言自語地說:這欄杆做得真高,都快趕上我的腰了,真不明白吳員外是怎麼摔下去的?謝半仙聽罷不由一愣,問道:焦大人,死者身量怎樣,是高是矮,是胖是瘦?
焦寧回憶了一下,說道:這吳員外我倒是見過幾面,個頭和我差不多,不過比我胖很多,至少也有二百來斤。
那陳劉氏呢,身量如何?
陳劉氏嘛,二八佳人,窈窕淑女。
謝半仙眼前一亮,道:焦大人,那女鬼是否為陳劉氏所化,還有待調查。但陳劉氏含冤而死,則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大人且想,那陳劉氏一個弱女子,怎麼可能將身軀龐大的吳員外從如此高的欄杆推到山下呢?別忘了,吳員外可是二百多斤的大胖子,別說陳劉氏,就是你我這樣的成年男子,恐怕也做不到吧!
焦寧覺得有理,卻又不甘心地問道:可吳員外明知道玉環是活釦,卻將帶子扯斷,這又如何解釋?
吳員外酒後亂性,急於和陳劉氏行苟且之事。那玉環雖有一個活釦,但醉酒之人手腳不聽使喚,束帶上的小小活釦根本拿捏不穩,倒不如直接扯斷帶子方便。
焦寧被謝半仙說得啞口無言,正在尷尬之際,錢捕頭快馬加鞭地趕到了。他拿出陳劉氏的案宗,謝半仙一算她的生辰八字,正是至陰之體!加之她含冤而死,那個女鬼必是陳劉氏所化無疑。
3 魔高一丈
於是焦寧、謝半仙和錢捕頭一行人來到陳劉氏家中,找到她的丈夫陳旺,說明來意。陳旺說陳劉氏死後,母親覺得陳劉氏有辱門風,不允許將她埋在陳家祖墳。陳旺念在夫妻之情,將陳劉氏埋在村東頭,那片寸草不生的河灘地上了。
一聽說是那片河灘地,謝半仙不由得打了一個冷戰,悄悄地對焦寧說大人,那塊河灘地是有名的古戰場,戰死的人很多,是塊凶地。怪不得陳劉氏陰魂不散,原來是藉助了凶地的戾氣。我們要儘快將她開棺暴曬,以防夜長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