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秋是山東青州人氏,從小聰明異常,讀書過目成誦,方圓百里。盡知他的名聲。後來,一位高人路過,替他相了一面,說他腋下有七痣呈北斗狀排列,將來必能位至相國,是安邦定國之才。為此,家裡人對他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傾其所有供他讀書。宋知秋也更加發憤用功,10多歲,考取秀才;20歲,考上了舉人。這次,逢科舉之年,宋知秋帶上書童一名,趕赴京城參加考試,希望能應七痣之驗,榮登皇榜,將來做官封侯。哪知道走至昌黎一帶,正趕上這裡瘟疫流行,書童很快染上瘟疫死了,宋知秋也病倒在一家小客店裡不能起身。瘟疫傳染很快,小店的人逐漸死光。宋知秋無人搭理,覺得口渴難忍,掙扎著爬出門外想求人給碗水喝,可眼見得荒草萋萋,死屍遍地,晚風吹過,屍臭難聞,哪裡有個人影!宋知秋長嘆一聲:未登龍虎榜,先做夜遊魂。可憐我宋知秋一腔抱負,就這麼客死他鄉了!
話音剛落,就從旁邊跑過來一個小男孩兒,不過10歲光景,長得膚白如玉,雙眸似星,彎腰問宋知秋道:官人是進京趕考的?宋知秋見了活人,如遇救星,趴在地上作揖,小哥兒,你先給我一碗水吧。我要渴死了。
不大工夫。男孩兒跑回來,端來一瓢涼水,宋知秋喝下,頓時覺得胸口順暢了許多。男孩又將他,扶回到小店裡,點上油燈,把炕上的灰塵擦拭乾淨,又不知從什麼地方搞來一些米,生火熬上米粥,讓宋知秋吃了個飽。
這麼小的娃兒如此伶俐能幹,宋知秋心裡不由有些喜歡。問他,說是叫英哥兒,今年10歲,他爹媽去年就病去了,之後,這小鎮上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如今只剩下三個會喘氣的啦,我,我姐姐,還有先生你哪。英哥兒說:咱們做筆交易如何?幸喜我學會了醫治這種病的本事,咱這兒又不缺吃的,我就服侍你養病、讀書;等你當上了大官,我和姐姐都能沾光是不是?宋舉人喜出望外。這真是人不該死天有救,但不知他姐姐長什麼模樣。那就請你姐姐過來相見吧。英哥兒正色道:那怎麼成?我姐姐大姑娘了,不能跟你個大男人相見的!宋知秋雖然有些失落感,心裡卻還是佩服,別看莊戶人家的孩子,卻很懂得禮節的。
就這樣,英哥兒天天夜裡來給宋知秋煎藥,又替他做好一天的飯菜,天亮就走了。宋知秋有時留他,英哥兒說,要跟姐姐掩埋那些死難的鄉親們哩,還要採藥。你讀你的書,我們幹我們的活,別相互干擾啦。宋知秋也只好依他。
在英哥兒的調治下,宋知秋一天天好起來。這樣經過半年後,英哥
兒說:眼下你這樣子,是走不了遠路的,再說,京城裡三年才開考一次,你即使去了。又不能單獨考你一個吧?這裡人都死光了,可吃的用的不缺,銀子留下沒用處,我跟姐姐撿了不少,你考十次百次都用不完,你先安心在這裡讀書怎麼樣?宋舉人想想,也是。自己還沒見到英哥兒姐姐長什麼模樣呢,就這樣離開了,豈不是件憾事?見英哥兒研墨鋪紙做得很利索,就說:我教你讀書識字,你想不想學呀?話音未落,英哥兒趕緊跪下叫師傅。當了宋知秋的徒弟。英哥兒還是不改暮來展辭的習慣,反正這裡再沒活人,又不愁燈油沒處弄,宋知秋索性就把時間倒過來,白天睡覺,夜裡英哥兒一起做飯。教英哥兒讀書。這英哥兒特別聰明。詩詞歌賦一教就會,八股文章一點就通,把個宋舉人歡喜得不得了,你給我當書童算了,將來我考上個官職。你也跟著享受榮華富貴。英哥兒說:好哇,我姐姐也這麼講的,說是先生若是有了出息,她可能把終身託付給先生呢。我姐不讓我說。你可得給我保密呀。
可是英哥兒的姐姐到底是什麼樣兒呢?這念頭把宋舉人的心搞得癢癢的,卻又無可奈何。宋知秋把對英哥兒姐姐的思念、愛慕之情轉化到了英哥兒身上。除了識字讀書,還給他講了不少忠君愛國的道理,希望他有朝一日能成為不可多得的人才。一轉眼三年期限將至,期間,宋知秋自己把功課熟練了不少,尤其是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英哥兒竟然學得滿腹經綸。關於八股文章的破、承、起、人等,可以說是落筆可得,構思巧妙之處。宋知秋也覺得自愧不如。
宋知秋要動身了。英哥兒提來-二隻籃子,裡面的菜蔬擺了一桌子,還有一壺酒。說是他姐姐給置辦的,這是姐姐的餞行酒。師傅,大考馬上就到了,我陪你明天動身,咱們奪他狀元去。師徒倆對酌。宋知秋覺得好笑。歲月更迭,自己的鬍鬚都長挺長了,而小英哥兒算來已經13歲啦。可看上去還是跟他初見面時那麼小。不過10歲上下的樣子。
英哥兒呀,你哪天才能長大呀?宋知秋笑著逗他。
師傅為什麼要盼我長大呢?要是我長大了,那不就有人跟師傅搶狀元當了嗎?我這人提起當官就頭疼,長不大,正好。
英哥兒一句話,勾起了宋知秋的心事。他睜著眼一直熬到天明。
師徒倆上了路。除了盤纏,還有衣服、用具,都是英哥兒的姐姐給收拾的,真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可是,一個念頭在宋知秋的心中愈想愈烈
宋知秋認為,一這世界上最聰明最優秀的人理應當是他,哪個能挾北斗於腋下呢?而眼前這個英哥兒,自己不過權當打發寂寞教他幾年書,也沒見他刻苦攻讀過,竟然長進得如此快,若是遇上名人高手指點,那還了得呀!如果那樣,將來稱雄文壇的,怕不是宋某而是英哥兒!怎麼辦?只有在途中殺掉他!
英哥兒自稱身懷兩種絕技,一是會治瘟疫,二是有障眼法,大白天擁擠於行人中,沒人能看到,所以,他根本不用盤纏,僱馬乘車,他蹭上就是,常常師傅住進了店裡。徒弟才悄悄溜進來。這樣,走了些日子,已到玉
田縣地界,一片大森林攔住去路,宋知秋認為時機再好不過,他趁英哥兒不在身邊時。買了一包砒霜,帶在身上,等半路進入樹林歇息時,他悄悄將毒藥放人英哥兒的食物中,英哥兒吃進去後七竅流血,死於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