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在製造物品時,如果製造者本身有著非常強大專注的執念,那麼由他製造的物品就會或多或少的沾染上了製造者的執念。
現在被許多人喜歡娃娃,但是在古中國,娃娃卻並不是受歡迎的東西。那時候,娃娃是用於陪葬品和下詛咒的工具。所以古時製造的許多娃娃臉上,都瀰漫著一股令人捉摸不透的詭秘氣氛。
曾經有這麼一個清貧潦倒的雕刻家,為了生存幾
乎什麼粗重工作都做過了,可惜一直時不與人,貧困纏身。他非常熱愛雕刻,業餘時間不停地用木頭石頭鼓搗著各種各樣的雕塑。有一天,他發現工藝品可以賣很多錢,於是不顧家庭的反對,放棄一切手頭的工作去街邊擺攤賣這些雕塑品。可惜很不順利的,他所到的地方要麼不准許擺地攤,要麼擺上十天半月無人問津。那時他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他只想著,這次不能失敗,他即便是死,也要把這些雕塑品賣個好價錢。他心理越來越不平衡:憑什麼那麼多有錢人衣著光鮮的在他面前晃來晃去,卻連看都不看一眼他的雕塑品。
那晚,他把之前雕塑的所有作品一下子毀了。他要重新雕塑過一種新的東西,要把所有人的錢都吸到他的口袋裡來。他不知道哪來的這麼強烈的想法。總之,他要的,只是錢,只是拿回他應得的東西。他要那些人為他毀壞掉的雕塑品付出代價。
經過幾天的徹夜不眠,他完成了新的一批雕塑。
在擺地攤的時候,他全身的精力似乎因為夜裡的透支,一下子全用完了,顧不上生意就沉沉睡去。
有兩個學者樣的人走過來,讚歎著這批雕塑品。其中一個人伸手想去搖醒他,才發現這個人已經死了。
那兩個學者樣的人把那批工藝品帶走了,當然他們也好好付了錢並安葬了那位雕刻家。
業內人士對那批雕塑讚不絕口,都說是一批非常有靈魂的藝術品。後來,這批雕塑
在拍賣會被一些人士高價買下,個個得了珍寶般的開心。不過,過後不久,買下雕塑的人輕則宣告破產,重則家破人亡。現在那批雕塑被鎖在一個黑暗的、與世隔絕的地方,和它們一起的,還有那十二個紅衣服的新娘娃娃。
那十二個新娘娃娃,據說是在中國古代一個孤女收容所裡面製造的。當時只想讓孤女們有點手工藝活可以做,讓小孩子們學會自食其力。生產的娃娃主要都是賣給外國客人。因為中國人那時候並不喜歡這些看似陪葬或下詛咒用的玩意。
十二個新娘娃娃,衣服是紅得那麼的讓人目眩。很難相信過了幾百年的時間還能保持這麼鮮豔的顏色,每個都美豔絕倫。有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在鳳冠下都有著紅蓋頭,完完全全的蓋住了臉。
因為紅蓋頭的存在,所以這十二個娃娃都沒有臉。或許製造方當時覺得沒必要吧,又或許他們並不打算製造可以掀開的紅蓋頭。
這十二個娃娃是那批孤女最後的製造品,孤女們知道,在製造完這十二個娃娃之後,她們就要分開了。分別踏上人生不同的道路。於是她們非常用心地製造這十二個娃娃。把她們渴望朋友,渴望幸福,渴望家庭的心情統統注入了這十二個娃娃裡面。還有,她們不想被分開。
十二個娃娃賣出去後當然被分開了,孤女們也被分開了。
過了許多許多年,到了20世紀,十二個娃娃中的十一個又聚首了。這十一個娃娃被同一個收藏家買下。那位收藏家專門
收集世界各國古時候的娃娃,準備開個展覽會讓人們免費參觀。剩下那個孤獨的新娘娃娃,在一個美國華人的家裡。這是個三口之家,男女主人都很年輕,小孩子剛剛上幼兒園。男主人姓何,妻子是個美國人。
在那個安靜得只剩下陽光的週末早晨,何先生外出散步。街道上不尋常的安靜氣氛讓他壓抑得有點心慌。週末的早上幾乎看不到行人,在這一帶的街道很少發生。
他懷著莫名的心情經過那間古舊的雜貨店,何先生決定走進去看看,隨便和人說說話也好。
店裡陰涼且乾爽,陽光在店門口清晰地劃分出界限,彷彿是一個結界。在擺滿歐式風格工藝品的貨架上,何先生一眼就看到了這個紅得異常的新娘娃娃。
何先生和老闆攀談起來,對於能夠在這裡見到一個這麼充滿中國特色的娃娃,他感到非常興奮。他和老闆說起了自己家鄉,甚至還說起了京劇,因為那娃娃是身著鳳冠霞帔,這讓何先生想起了各種古典事物。
身型肥胖的中年老闆把娃娃拿下來,放在櫃檯上。何先生拿起它仔細端詳著,娃娃衣服上面的刺繡和鳳冠上釘珠的手工都做得很精細,布料看起來一點也沒有破舊感。要不是老闆說這個是別人拿來賣的二手舊娃娃,他還真不相信這個娃娃比他還老。
人在外國久了,就開始懷念祖國的東西。何先生決定買下。他又拿起端詳了一遍,伸出手指想掀起紅蓋頭。
沒有臉的。胖老闆笑著對他說。
他把手縮回去,回了個笑臉,說:是啊,真奇怪它竟然沒有臉。不過這個蓋頭和衣服之間是有用針線和珠子釘在一起的,說不定是不打算給人掀開的。
何先生見老闆饒有興致的樣子,又對他解說了中國古代婚禮的習俗,也解釋了為什麼會有一個紅蓋頭。
(反正這個娃娃是個永遠的新娘,這樣也就沒有掀開那紅蓋頭的必要了。)
何先生在準備付錢的時候,不由得這樣想。
他又和老闆談起了中國的宿命論,說起了緣分。他說,或許自己今天看到這個娃娃,也是一種冥冥中的緣分。在他說這句話的時候,那個新娘娃娃不知道為什麼忽然從櫃檯上掉落了下來。
何先生把娃娃帶回家,希望給他可愛的小女兒看看自己祖國的娃娃。女兒蹦跳著來迎接爸爸,靈光閃動的眼睛好奇地盯著這個娃娃,小女孩對娃娃揮了揮手:Hi~。可是何太太卻皺了皺眉頭,流露出厭惡的神情。其實她對中國文化蠻感興趣的,不過最近丈夫一直在唸叨著想回國,這讓想一直留在美國的她,不由得開始產生了一點反感。
何太太直覺這個娃娃應該有什麼更不對勁的地方。每次看著那個娃娃就有種說不來的不舒服。她想自己拿起娃娃找找究竟是什麼地方引起她的厭惡感,可是那種厭惡感又使她無法長時間一直盯著那個娃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