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從復旦大學畢業的黃鴻翔考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2013年,南非金山大學招聘一名來自中國的動物保護調查員,去非洲做象牙、犀牛角貿易的調查報道,黃鴻翔對非洲大草原嚮往已久,他欣然發出申請,當與對方對話後,他才知道為什麼他們指定要一名來自中國的調查員,因為中國人的面孔更容易消除那些不法分子的戒備心。
“我們會全力保護調查員的人身安全,但不能百分百保證不會有意外發生,你以後要面對的是荷槍實彈的犯罪分子,現在,你還願意加入我們嗎?”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工作人員問道。
想到自己終於可以為保護動物盡一份力,滿腔熱血的黃鴻翔堅定地說:“我願意。”
真正深入去做這件事時,黃鴻翔才知道事實遠比自己想象的嚴峻。一次,在越南的一個象牙交易市場,黃鴻翔與一名女同事扮成一對情侶去“進貨”。這是個偏僻的小村,社會治安很亂,打架鬥毆、暴屍街頭的事時有發生,走進村莊時,黃鴻翔與外界的聯絡就切斷了。
黃鴻翔鎮靜地與商販交談。對方是個中年男子,眼光精明而犀利,他不動聲色地觀察著面前的這對情侶,當黃鴻翔以為“生意”快要談成時,男子突然用力拉下黃鴻翔“女友”的揹包,蠻橫地說道:“給我看看。”
黃鴻翔大吃一驚,心不由得提到了嗓子眼,但他還是不露聲色給“女友”使了個眼色,兩人依然面帶微笑配合著。男子開啟包,仔細翻看著裡面的物件。包裡裝的只是些日常生活用品,男子最後放心地擺擺手,說道:“OK,我們繼續吧。”
揹包底部有一包衛生巾,裡面藏著黃鴻翔最重要的東西——收集證據的攝像器材,一旦暴露,沒人能保證被激怒的男子及村民會做什麼,也沒有人能救他們。
類似這樣的事多次發生,然而,即使知道前面等待自己的是生死危險,他依然義無反顧。
在許多人眼裡,中國人是造成大象災難的元兇,如果沒有中國的象牙銷售市場,就不會有供應市場,商販們只要看到中國人走近,就會兩眼放光,彷彿看到了移動的錢包。黃鴻翔意識到,野生動物保護問題可能是中國人在海外的主要負面形象之一。
所以,當紀錄片《象牙遊戲》的製作方將保護大象組織人員的行動拍攝成電影時,作為臥底調查員的黃鴻翔拒絕了在面部打馬賽克的慣例,堅持以自己真實的面目出現在影片中,這意味著以後自己及家人的安全都將受到影響甚至威脅,但他決然地說:“如果能讓世人看到中國人也在為拯救大象而努力,從而改變他們對中國人的誤解與偏見,我願意讓他們看到我的面容。”
《象牙遊戲》公映後,被稱為“中國的007”的黃鴻翔不能再當臥底調查,他與幾個同學在非洲成立了“中南屋”,幫助在非華人企業融入當地,培訓當地貧困青少年;在網上為非洲婦女售賣手工編織品。同時,他依然為保護大象不遺餘力地奔走,組織華人參與保護動物的義工活動……
從做臥底到成立“中南屋”,黃鴻翔以非凡的勇氣與膽識逾越了人生的一座座高山。“每個人都能發揮作用,我熱愛我所做的事情,它能讓我看到更加美好的世界。”他的眼裡閃爍著堅毅而執著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