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萃軒古玩店坐落在嶗城市老城區,是馮藝坤的岳父給他留下的產業。其中堂的牆壁上,就供奉著一個斗大的“誠”字。隨著城市的發展,寶萃軒兩間不起眼的小鋪面已是舉步維艱了。
馮藝坤和老婆馬文鳳反覆商量後,決定在西城區臨街的地方買塊地皮,然後建個像樣的古玩店。可是買地蓋房最少也得1000萬,算算他們手裡的積蓄,再把店裡值錢的東西盤出去,倒也能湊個500多萬,可尚有一半缺口呢。馬文鳳想了想說:“你就先用這500萬買塊地皮吧!”
西城區真有一家已經倒閉多年的食品廠要出售,馮藝坤湊夠了500萬之後,食品廠就姓馮了。拆遷隊的幾臺大機械開進去,沒幾天,食品廠就被夷為平地,可下一步購買建材的款子還沒著落呢。
馮藝坤本想以地皮為抵押,透過銀行的朋友貸一筆款,可馬文鳳一聽,斷然否定了:“我們馬家經商有個規矩,就是不碰印子錢(貸款)!”貸款雖可解一時之急,但如果還不上呢,祖產不就沒了?
寶萃軒古玩店在嶗城市經營了300多年,就是得益於一貫穩紮穩打的作風。馬文鳳一彎腰,從紅木衣櫃中取出一口三尺長的木箱子,又摸出鑰匙,捅開上面的一把老式銅鎖,將第一格里的東西取了出來。
寶萃軒原就是馬家的買賣,因為馬文鳳父親沒有兒子,支撐門戶的重任才落到女婿馮藝坤的肩上。馬家祖上怕後輩遇到什麼過不去的坎,就在紫檀木箱裡留下了三件壓箱底的好東西。
馬文鳳把箱子裡的第一件東西拿了出來,這是一把清朝親王用過的腰刀。在這把鑲金嵌珠的腰刀底下,還壓著一個發黃的信封。馬家的祖先在信中告訴後人,如果遇到什麼急用錢的地方,可將這把腰刀賣掉。但這把腰刀只能賣給一個右手使刀的習武之人。
這把削鐵如泥的腰刀立刻吸引了眾多古兵器收藏家,最後價格被炒到了100萬,可馬文鳳卻還是搖頭。馮藝坤也不知道馬文鳳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一星期過去了,這把腰刀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買主。
這天馮藝坤出差回來,發現掛在店裡的腰刀不見了,店夥計告訴他,那腰刀被一個全國武術大賽的冠軍買走了,他師父三個月後生日,他要將腰刀當成禮物送給師父,他師父成名的武功就是一套百勝刀法,而且他師父使刀用的就是右手。
腰刀賣了60萬。馮藝坤用這筆錢購買了建材。工程進行了一個多月,主體建築完工,工程隊的隊長找到馮藝坤,現在工程隊急需兩筆款子—一是要給工人開工資,二是要從外國進口高階的裝潢材料。這兩筆款加一起,正好120萬。
馬文鳳又從木箱裡拿出了第二件寶貝—一個有著99只金環子的九九連環。99只金環子中間,串有一隻翠玉的手柄。九連環是一種古老的智力遊戲,可是拆解極為複雜的九九連環卻不多見。九九連環下面壓著的信中寫道—這把九九連環必須賣給一個懂得解開它的人。九九連環那99只金環子淨重為3。6斤,那個一米長的翠玉手柄更是難得一見的珍品。這件寶貝一經露面,立刻引起轟動,最終一個專門收藏九連環的山東專家用120萬元把它買走了,馮藝坤用這120萬正好把古董店的新店建完。
全新的古董店剛開業,第一筆買賣就上門了—一隻幹隆皇帝御用的筆洗,賣主一口要價480萬,還不許還價。錢都用完了,馮藝坤手頭沒有收購現款,他一下子就被難住了。
馬文鳳二話不說,開啟紅木箱子的最後一格,從裡面拿出了鎮店之寶—一隻明代的寒山碎玉尊。這隻寒山碎玉尊很快被嶗城化工集團的董事長張國沂以500萬之價買走了。
幹隆御用的筆洗到手,馮藝坤轉手就賣了520萬。第一單生意,就賺了40萬。可這40萬馮藝坤還沒焐熱,這天,一個風度翩翩的白髮老者就領著一個年輕人進了店,那年輕人正是三個月前買刀的武術冠軍。
白髮老者把古玩店賣出的腰刀放到櫃檯上,對夥計道:“叫你們老闆出來,我要換刀!”
馮藝坤和馬文鳳得到訊息,急忙來到了店內。古玩店也有古玩店的規矩,售出的商品,除非是贗品,是絕對不退不換的。
馮藝坤剛把規矩一說,白髮老者搖頭道:“這腰刀應該是兩把,也就是一左一右,我用的是右手刀,而你賣給我的是左手刀!”雖然這把清朝的兵器是他徒弟孝敬自己的禮物,但在那白髮老者眼裡,兵器就是兵器,叫他一個用慣右手刀的人拿一把左手刀,那真是要多彆扭有多彆扭。
可馬家只有這一把左手刀,哪有什麼右手刀?馬文鳳倒也爽快,她拿出了丈夫第一筆生意賺的40萬,然後加上賣掉寒山碎玉尊,買了幹隆筆洗後還剩下的20萬,一分沒少地退給了白髮老者。那白髮老者滿意地離開,腰刀也完璧歸趙了。
俗話說一鞘雙刀,也就是兩把刀需要貼在一起,然後插到同一個刀鞘裡。貼在一起的一面,自然沒有刀擋,刀把兒也是一個平面。馬文鳳將那把左手刀拿在手裡,一按刀擋上鑲嵌的珠子,只聽“嘎達”一聲,刀把一轉,左手刀竟變成了右手刀。原來這把刀的刀把兒竟是可以轉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