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的秘密

[ 現代故事 ]

1、私賣

2012年9月,有部電影叫《白鹿原》上映了。妻子問,“原”是個什麼東西,是不是南方人說的山。我的心猛一緊,卻還是耐心地向她解釋,原就是比地面高一點的土丘,看著像山,卻遠遠沒山高。然後,我想起千里之外的故鄉,那是一個西北小城,有著幾千年的歷史。

很多人說那裡滿地都是寶貝。這是真的,這個小小的縣城古遺址就有好幾處,每年來這裡旅遊的人成群結隊。

小時候,父親說,以前種地,經常種著種著就會挖出一堆銀元來。我曾在父親的收藏中看到一些小古董,破碎的青灰罐子,粘滿了銅鏽的麻錢,其中,最值錢的還數一把青銅匕首,20年前,家裡三個孩子讀書,父親把那把匕首以120塊賣給了一個古董販子。

十多年後,父親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尋寶》欄目,逢人就說,早年家裡有個青銅匕首,地裡挖的,估計是個大寶貝,放在現在估計價值百萬了。我聽後笑他:“誰叫你把寶貝當破爛賣了。”

從小,我就對歷史特別感興趣,特別是對一些古文物。成年後,我去了許多地方,通常第一站都是先去當地的博物館。大學畢業,我考上了公務員,恰巧就分配到鎮上成了一個小幹部。工作之餘,我喜歡四處蒐羅古董,所以大家調侃我,當初怎麼沒讀個考古學。

工作三年後,我25歲,還是一個月拿2000塊的小幹部。家裡人給我張羅了一個物件。一年後,打算結婚,那個姑娘卻要求必須在縣城買一套100平的房子。雖然縣城的房子趕不上大城市,但是一平三千多,我一時也拿不出十多萬的首付。

那個時候鎮子搞規劃,要遷墳,我正好作為負責人就地察看。

那是一大片空地,很多人已經接受命令早早遷了墳,所以挖掘機直接工作。突然司機說,好像還有人沒遷,挖掘機卡住了。

我和幾個村民圍過去看了看,果真,地下有東西。

那是一具棺材,棺木已經有點腐爛,黑色的漆也脫落了大片。我罵:“這是誰家的,還沒遷。”

村民說:“統計過早遷完了。”

我皺著眉說:“算了,挖深一點,埋了。”

挖掘機抖了抖,棺材蓋突然翻開了,然後,一具陰森的白骨露了出來。

一個村民叫了起來,頭骨裡似乎有東西。我定神一看,還真的有東西。一個農民彎下身,從頭骨裡掏出一塊石頭。我拿過來一摸,質地透明,細膩寒涼,應該是塊玉。

這個東西一拿在手上,幾個村民都看著我。我本來想說,東西應該上繳,但是想到房子,我遲疑了。一個村民說:“小陳,你看這東西值錢不?如果值錢,你找人賣了,大家一分,我們都不向外透露。”

2、盜墓

一個星期後,我在一家古董店將玉出手了。6萬塊,5個人,一人1。2萬。錢到手後,我突然想起,那天,我沒在棺材裡仔細看,或許還有其他的陪葬物。

當晚,我拿了鐵鍬和手電筒去到了那塊地。很意外,我遇見其中一個村民,他叫石華。

我們搭夥把那具棺材又挖了出來,然後在四周的土裡摸索一番,卻是什麼也沒發現。

凌晨兩點。

我們坐在一片溼地裡抽菸。

石華說:“小陳,你想發財不?”我答:“當然,房子沒有,我媳婦也還娶不到家。”

石華說:“我們村子西邊那個原,你知道不,叫白龍原。”

“當然知道,小時候還經常去那裡摘酸棗。”

他說:“那個原裡寶貝多,幾百年來,村子的人死了都葬在那裡的,即使再寒酸,起碼也有一點隨葬品吧。”

我突然明白,石華是讓我去盜墓。

我拒絕了:“這活做不了,犯法的。”他說:“犯什麼法,那片沒人管。再說,也沒有人知道古墓在哪裡。”

我再問:“那你怎麼找?”

他說:“這個你別管,有了線索,你和我來就行。”

一個星期後,石華在電話裡問我想好沒,想好就動手。

我思索了片刻說:“你先找,找好了再說。”不料他說老早就找好了。

夜裡十點,我和石華上了原,在一個荒草叢生的深坑裡,石華撥開一片荊棘,那裡露出來小半個石碑。我用手電照了下,只看到幾個字:公元一九零三年立,看來還真的是一個古墳。

我們兩個人挖了三個多小時,才挖到棺身。我和石華太激動,棺蓋才露出,我們就急忙用大釘撬開。棺蓋移動,一股腐朽的氣息飄出來,手電光往裡打,一具骷髏有點駭人。石華將骨骸提起來,在裡面一陣摸索。他摸出了一袋麻錢,還有一個木盒子。

回去,我們在燈下看了那袋銀元,不值錢,上面全部畫的是袁大頭。那個木盒裡有一對紫色的翡翠耳環。這個東西我是外行,鑑別不出真偽。

第二天,我將木盒子拿去古玩市場,經過鑑定,它竟然屬於天然翡翠,但是重量只有1。8克,所以出手價格只有7500塊。

翡翠耳環的錢我和石華分了,那袋銀元我們一人一半收藏。

此後,我有空就查地方誌,哪塊地方曾經是什麼,如今是什麼。我騎著車子走在小路上,連看到半邊石碑,都會下車留意半天。

但兩個月過去了,我們都沒有什麼收穫,有好幾次,我們忙碌了一晚,毫無收穫。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不認命
下一篇: 官場故事: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