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華洋公司總經理趙華洋自覺來日不多了。
趙華洋自幼就有先天性心臟病,再加上搞企業幾十年疲於奔波,等到病倒時才知道,一切都已經晚了。剛住院時,主治醫生告訴他,只有在半年內做心臟移植手術才能解決問題。而今,半年時間已經過去了,仍沒有找到合適的供體心臟。
這天,趙華洋找來自己的好朋友,也是華洋公司的法律顧問王律師。準備交待遺囑。突然,主治醫生孫大夫急匆匆地走了進來:“趙經理,告訴你一個好訊息,我們找到合適你的心臟供體啦!”趙華洋努力剋制自己的激動,問道:“怎麼找到的?”孫大夫說:“我們收治了一個車禍患者,傷在頭部,經搶救無效死亡。此人的心臟完好無損,各項指標都符合您的要求,我就動員家屬把死者的心臟捐出來。當然,即使這樣我們也要適當給一些補償,所以我來徵求你的意見。”趙華洋說:“錢不是問題!”
兩個月後,已經換心成功、準備出院的趙華洋來到孫大夫的辦公室:“孫醫生,我要出院了,我想知道是誰捐給我的心臟。”
孫大夫告訴趙華洋說:“給你提供心臟的死者叫陳東,是水明縣團結鄉向陽村人,他是在當地遭遇的車禍,由於當地醫院技術條件有限,才轉院來省城救治,因為耽擱了時間,到這裡後,已經來不及了。”
孫大夫說完這些話,忽然發現趙華洋臉色蒼白。他趕緊問:“老趙,你怎麼啦?”
過了好久,已經淚流滿面的趙華洋才終於說出了一句話:“陳東,是我的拜把兄弟啊!”
2、
上世紀七十年代,17歲的趙華洋在“知青下鄉”的運動中來到了向陽村。趙華洋的房東姓喬,有個16歲的漂亮女兒叫喬芳。喬家本來住了三個知青,由於趙華洋的心臟不好,特別需要安靜,所以另外兩個人就陸續搬了出去。
喬芳和趙華洋正值青春年華,兩人不禁日久生情。不過,趙華洋始終不敢直面這份情感,因為他知道如果在農村結婚,那今後回城可就難了。
兩年後一些有門路的知青開始離開農村。他趕緊給父母寫信,讓他們想辦法。父親給他寄來了200元錢,讓他拿著這筆錢去走後門。200元錢,相當於一個普通工人半年的工資,在當時來說,可算是一筆不小的鉅款了。就在趙華洋收到這筆錢的第二天,向陽村發生了一件大事:向陽村有一個小夥子叫陳東,平時和趙華洋處得不錯,陳東的父親在趕車時馬“毛”了,結果被摔成了雙腿骨折。陳東和娘哭嚎著挨家挨戶地借錢。趙華洋二話沒說,把那200元錢一下子全拿出來了……
陳東的父親得救了,但是他家卻一時半會兒拿不出這筆錢還給趙華洋。而趙華洋能說什麼呢?面對滿臉愧疚的陳東,趙華洋只能表現男子漢的仗義了:咱倆是好哥們,你爸爸就是我爸爸……“
聽了這話,滿臉是淚的陳東拉起趙華洋就往村西的關帝廟跑。到了那裡,他對趙華洋說:”趙大哥,我要和你拜把成兄弟!“拜把子,在當時的農村來說,只有可以換肝換心的好朋友才這樣做。趙華洋理解陳東的,如果他拒絕,那就是瞧不起他們之間的友情,更可能被理解成陳東應該馬上還他那200元錢。於是,趙華洋沒有過多的猶豫,就和陳東一起跪在了關老爺的面前。陳東說:”從今天起,我和趙華洋拜把成兄弟!他爹就是我爹,他媽就是我媽。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誰要有二心,做對不起兄弟的事兒,天打五雷轟!“趙華洋也認真地說:”自今日起,我和陳東結為兄弟。我為兄,東為弟。自此後,以心換心,心心相印!“說完,二人鄭重地給關老爺磕了三個響頭。
和陳東結拜了兄弟,趙華洋也就不再惦記那200元錢了。所以,當別的知青都想辦法和領導溝通時,趙華洋依舊是每天該幹什麼還幹什麼。
終於有一天,向陽村最後6個知青中又有5個人接到了返城通知。那天,喬家只有喬芳一人在家,在歡送完那幾個知青後,喬芳問趙華洋:”華洋哥,你為什麼不走呢?“滿腹苦澀的趙華洋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只是支吾了一句在當時來說最時髦的話:”我……我想……永遠紮根在農村……“
而喬芳則完全誤解了趙華洋的話,她滿臉羞澀地問:”是因為我嗎?“趙華洋有些茫然地點了點頭。或許是喬芳對這句話期待得太久,她情不自禁地撲到了趙華洋的懷裡,他倆緊緊地擁抱著倒在了床上。兩個年輕人,誰都沒有拒絕青春的衝動……
一個月後,知青可以無條件返城的檔案來了。同時,趙華洋父親的信也到了。父親告訴他,已經給他搞到了一個安置指標,是一家相當不錯的機關單位。離開這片勞作了快三年的土地回城參加工作,做一個安逸體面並且有前途的城裡人一直是趙華洋的夢想。可是,如果自己現在回城,那喬芳該怎麼辦呢?把喬芳帶到城裡,父母會接受嗎?趙華洋陷入了深深的苦惱、懊悔和自責中。
這時候,陳東來了。他對趙華洋說:”大哥,你的心思我明白。你如果實在不想留在農村,就趕緊走吧,我會和喬芳說明白這件事情,保證不會讓她去城裡糾纏你的。“
經受了幾天的心靈折磨之後,趙華洋終於像逃兵一樣,和喬芳不辭而別了。
回城一個月後,趙華洋的工作落實了。他懷著十分複雜的心情給喬芳寫了封信,表示一旦時機成熟,他將說服父母回村迎娶喬芳,可是不久信被退回來了。他又給陳東寫信,想了解一下他走後喬芳的情況,可是給陳東的信也很快被退回來了。無奈,他只好給老村長寫信,老村長倒是很快回信了。他告訴趙華洋:在你離開向陽村的第八天,陳東和喬芳結婚了。結婚之後,他倆去了在外地的陳東舅舅家,一直沒有回來。
我走後第八天陳東和喬芳就結婚了?這件事兒叫趙華洋百思不得其解並且異常憤怒!在趙華洋的心中,也許最合理的解釋就是:陳東也喜歡喬芳,趙華洋走後,他迫不及待地娶了喬芳。喬芳可能考慮到自己已經失身,並且趙華洋不辭而別不可能再回來,也就勉強接受了陳東。
趙華洋一聲嘆息,從此再沒有給向陽村的任何人寫過信。第二年,他聽別的知青說,陳東和喬芳已經從外地回到了向陽村,他們還有了一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