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回頭的網約

[ 現代故事 ]

陳家明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公司擔任會計,因為待遇不高又經常加班,大手大腳的他每天琢磨怎樣才能多賺點錢。

一天,陳家明加班到11點半,此時公交車已經停運,他只能打車回去。陳家明向朋友抱怨,自己這個月的工資都貢獻給了司機。朋友給他發了一個半價打車的連結,說道:“我無意中在貼吧上看到的,你可以試試。”陳家明一看到半價打車就心動了,他想錢不僅是賺出來的,更是省出來的。他開啟連結,按照提示,加了樓主微信。樓主很快透過微信,讓陳家明把上下車地點和手機號碼發給他。陳家明照做,很快有網約車到達,送他到家。陳家明付了半價的車費。

陳家明又透過那個樓主叫了幾次網約車後,開始動了賺點小錢的心思。一天,他在微信轉賬付款之後,試探地問那個樓主,他需不需要人介紹客源。不料樓主居然說自己招代理,問他有沒有興趣。陳家明當然有興趣了。樓主也不多說,直接讓他花288元買一個軟體,承諾買了軟體之後教他怎麼賺錢。他有些猶豫,懷疑樓主是騙子。可他到底禁不住樓主說的一天能賺上百元的誘惑,把軟體買了。

買了軟體之後,樓主發來一個“芒果雲客戶端”的軟體和賬號、密碼。在解壓安裝後,李家明開啟這個客戶端的介面,透過樓主的指導,在搜尋這一欄點選了“首汽”,之後,上面的號碼欄出現了一串歸屬地為陳家明所在城市的手機號碼。樓主表示,他們都是用這些號碼登陸“首汽約車”等網約車APP進行約車的。完成這些操作之後,陳家明又在樓主的指導下,在另一個人那裡買了一個V2的支付寶賬號,並用這個支付寶賬號繫結網約車軟體,這樣就可以開始打網約車了。解說完畢後,陳家明迫不及待開始試用,果然成功打到了網約車。在到達終點之後,陳家明後知後覺地想起一個問題,他馬上問樓主:“那這些車錢是誰付啊?”樓主說:“當然是平臺墊付了。”陳家明這才反應過來,他到底是賺的什麼錢——他是在騙取平臺財務。這是違法的啊!陳家明一下心虛了,不敢做。可樓主不會退貨,難道他只能吃個啞巴虧?

陳家明越想越不甘心,到貼吧、論壇等地方釋出了代叫網約車的帖子。他下決心,要把買軟體的錢賺回來,之後便不幹這種事了。帖子釋出不久,便有很多人加陳家明的微信,和他交易。僅僅2個小時,陳家明便賺了398元。不僅如此,還不斷有要約車的新客戶新增他。陳家明略微一猶豫,便全都透過了,繼續給他們叫車。他心裡對自己說,只賺這麼一波,反正那個帖子會被刷下去的,也賺不了多少錢。就這樣,他當天賺了1000元錢。陳家明心裡美滋滋的,理智慢慢被慾望吞沒。他決定觀察一段時間,若沒出事,便繼續幹下去。

一段時間之後,一點動靜都沒有,陳家明那顆不安分的心再次動了。這段時間,陳家明每天都觀察著那幾個代叫網約車帖子最多的貼吧,發現不少人在上面活躍。有不少人第一次發這種帖子都是1年前的事情,這麼久過去都沒出事,應該是不會出事了。畢竟也沒多少錢,一筆車費最多幾百元,就算去報警警察都不一定受理。而且陳家明繫結的號碼和支付寶都不是自己的,就連用來和客戶聯絡的微信都是小號,應該不會被發現。就這樣,陳家明開始活躍在各大貼吧發代叫網約車的帖子。短短3個月內,他透過代叫網約車賺了6萬元錢。嚐到甜頭的他,成天琢磨著怎麼讓更多的人看到他的帖子,賺更多的錢。

然而,終於有平臺發現了這種代叫網約車的貓膩,選擇報警。警察透過暗訪,和陳家明搭上線,並將他帶回警局。在公安局,陳家明終於害怕了,主動交代了透過虛擬賬號逃車票的犯罪去償還。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一套黃花梨傢俱
下一篇: 七隻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