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裡傳來朗朗的讀書聲,李老師正在認真帶讀,一個少年緩緩舉起了手。李老師停下來,問:“藍藝佳同學,有什麼事情?”少年站起來,低著頭說:“老師,屋頂滴水了。”
李老師這才發現,外面不知道啥時候下起了雨。
這所偏僻的山區小學,一直過著屋外下雨屋裡滴水的教學生活。李老師剛來時,也大為吃驚,這裡實在是太貧困了,缺水、缺電,很多孩子甚至連書本都沒有。
那時,她的未婚夫突然離世,心灰意冷的她決定留在這裡。如今一年過去,她愛上了這個美麗淳樸的地方,也習慣了這裡的一切。
她馬上拿出那個專用的舊臉盆接水,並指揮同學們移到旁邊,美其名曰“往兩邊撤退”。同學們對此也是司空見慣,輕車熟路就移好了位置——其實只不過是把屁股下的磚頭挪一挪罷了,要知道,桌椅也是緊缺的。
下課時分,李老師剛回到辦公室,教導主任就走了過來,熱情地說:“李老師,你們班上出了一個小名人啊。不愧是高材生教出來的愛徒,不錯不錯。”說著,遞過來一張取款通知單,是省裡一家著名雜誌社寄來的稿費,收款人一欄寫著:藍藝佳。
藍同學是班上最困難的一名同學,他的父親在一次工地事故中去世了,黑心的老闆以其操作不當為由隨便給了點喪葬費了事。後來,母親也走了,他跟著年邁的奶奶生活。這孩子很懂事,放學了經常去幫人家撿煤球貼補家用。因為沒錢交學費,起初他只能偷偷地站在門外偷聽老師上課。李老師發現後,向校長申請後,讓他進來一起學習。
李老師看了看取款通知單,匯款金額上面寫著350元。這可不是小數目,她高興極了,興沖沖跑到教室找到藍藝佳,把單子遞到他面前,拍拍他的肩膀說:“藍同學,你真棒。平常你刻苦用功,現在果然有了好成績。老師為你驕傲!”班裡一下子炸開了鍋,大家議論紛紛,都為他感到高興。
藍藝佳吃驚地接過單子看了看,在李老師讚許的眼神和周圍同學羨慕的目光中,他低下了頭,說:“老師,這不是我的。”
“可是,這上面寫著你的名字呀。”李老師不解地問。
藍藝佳誠實回答:“我沒有投稿,不知道是不是寄錯了。”
李老師想了想,說:“藍同學,不管怎麼樣,你是個誠實的好孩子。這樣吧,老師給雜誌社打電話確認一下。”
李老師照著上面的電話聯絡上了雜誌社的負責人,那邊答覆說:“確認過了,上面的姓名、地址確實是這個,沒有寄錯。”李老師更納悶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李老師還是把匯款單交給了藍藝佳,說:“雜誌社說沒有寄錯。雖然現在情況還不清楚,但是,你還是可以放心地收下。”
“老師,不是我的東西我不要。”藍藝佳堅決地說。
“那就當作是幫老師先保管,好嗎?”李老師微笑道。
藍藝佳想了想,說:“那好吧,李老師,我不會弄丟的。”
一週後的一天,放學後,教導主任又來到李老師辦公室,興高采烈地說:“小李啊,你們班又有一位同學的作品上報了。”說完,揚了揚手裡的取款通知單。李老師接過來一看,這是另外一個雜誌社寄來的300元稿費,收款人是他們班的班長王琳。李老師很高興,她尋思著,難不成王琳受到上週稿費單的鼓勵,主動投稿了?
她拿著匯款單前往王琳家,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個好訊息告訴她。王琳正在小路上挑水往家趕,李老師不由分說地接過她的擔子,說:“看你,小小年紀,腰都被壓彎了。老師幫你挑。”王琳推脫不過,只好說:“謝謝李老師!”
兩人一進家門,王琳生病的母親慢慢從床上爬下,內疚地說:“李老師,我對不起這孩子。我這腿瘸了,她爸又在外頭打工……”每每說起這些事,王琳的母親都忍不住落下眼淚。為了讓她們母女倆高興一回,李老師拿出取款通知單:“琳琳這孩子有出息,雜誌社匯款來了。”王琳看了看單子,很是詫異:“老師,我並沒有投稿啊!”三人頓時蒙了。
接下來,奇怪的事情接連發生,班上陸陸續續有同學收到取款通知單,金額從300元到500元不等,大多來自不同的雜誌社。短短兩個月,全班16個學生都收到了稿費單。
訊息傳開後,全校都沸騰了。其他班的老師和學生都親切地稱他們班為“作家班”。校長也感嘆地說:“以前我們學校最窮的一個班現在變成了作家班,我很欣慰。李老師從城市來到我們這個貧困山區小學支教,給我們的孩子帶來了春天啊。”
但李老師和班上的同學都十分茫然,這些雪片般飛來的稿費單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事情沒有弄清楚,孩子們沒有一個人去領錢,大家繼續認真上課。
後來,李老師把這件事情告訴了一位大學同學。那位同學也是個文學愛好者,他聽完後給她出主意說:“你可以問雜誌社要投稿人的電子郵箱,直接與這位神秘投稿人聯絡,真相便能解開。”她一聽,頓時來了精神,“好主意啊,我怎麼沒想到!”
於是,她給雜誌社一一打電話,收集投稿人的電子郵箱。最後發現,這個投稿人用的是同一個郵箱,也就是說,給16個孩子匯錢的是同一個人!她激動萬分,給這位神秘人士寫了一封郵件:“不知道您是誰,也不知道您為何每次都寫錯收款地址和收款人,祝安好!”末了,還附上一張孩子們的集體照。
不久她就收到了迴音。郵件如此寫道:“我在報紙上不經意看到你的支教事蹟,看到孩子們的生活如此艱苦,想幫助他們,又沒有太多的錢財。我僅有一支爛筆頭,於是,我斷斷續續寫了十幾篇文章投到雜誌社,收款人寫的是孩子們的名字,希望對他們有所幫助。”落款是:齊然。
李老師在班會上唸了將這封信。全班沉默了,孩子們偷偷抹著眼淚。校長知道後,親自出面把這位神秘人齊然請到了學校。齊然給孩子們帶來了筆和作業本,與孩子們一起上課、玩耍,一起拍大合照。陽光下的他們,笑容燦爛而美好。
幾年後,孩子們都上了初中。有一天,李老師挺著大肚子在陽臺上澆花,齊然興奮地跑過來,親了親她的額頭說:“親愛的,你看這是什麼。”他開啟信封,裡面跳出一封信,幾張照片映入眼簾。孩子們各自雙手舉著取款通知單,笑容燦爛。他們在信裡說,自己寫的作品真的上報了,其中還有不少人成為了報社小記者。看完信,兩人相視一笑,齊齊望向窗外,楊柳依依,鳥語花香,春天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