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鏡

[ 現代故事 ]

為迎接親朋好友正月裡來我家“大掃蕩”,年後一等菜場重新開市,我就去那兒大采購。

菜場經過整修,提高了攤位費,一些菜販猶豫著還沒有續租攤位,而另一些被動員進來的菜販只得把菜價提高來應對高成本。菜場尚有一些攤位空餘,資源沒得到有效利用。各攤位的很多蔬菜都蔫頭搭腦的,很沒“看相”。聽說是因為遭遇霜凍,本地蔬菜產量受到影響,雖有品相較好的外地蔬菜,但要價奇高。我擠在熙熙攘攘的顧客中,準備挑些便宜點的菜回去。

正和攤主還價呢,菜場入口那邊突然“躁動”起來。幾個穿制服的管理戶和顧客現場採訪,實地拍攝。請大家積極配合,做好準備!”

接著,一個看來像是負責人、身形微胖的管理人員開始作具體佈置:“王麻子、張阿三,你們幾個把新鮮的西紅柿、茄子、豆角、蒜苗、藕都搬到前面來;那邊賣牛羊豬肉、海味、滷製品的都集中到一塊,這樣顯得市場繁榮些;小鄧,把燈都開啟照著,拍攝效果更好;等會兒領導問起,還是潘嫂來答,跟以前一樣,給她再免一季的管理費。”

那人向顧客這邊掃了幾眼,竟看中了我,“你戴著眼鏡,像個文化人,就當顧客代表吧!要是說得好,我們現場獎二斤豬肉。其他群眾只要‘’,免費得五斤蘿蔔。這是好事,大家可別走。”

這就叫“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我心想,說幾句好聽的話還不是張口就來,一斤肉可十幾塊呢,多划算。想到有“獎品”,一些大爺、大媽也都興奮異常,躍躍欲試。

現場剛佈置好,幾輛小車就魚貫而至。前呼後擁下,領導風度翩翩地走進菜場。看到琳琅滿目的蔬菜和肉類,他頻頻點頭,又停下來向攤主詢問經營情況。

那位潘嫂口齒伶俐,說了些“早出攤晚收攤,儘量讓利於民滿足節日市場供應”的話。領導又轉身問我,我答道:“整修後的菜場環境幽雅、乾淨衛生,管理也到位。節日蔬菜既豐富又新鮮,價格還穩中有降……”周圍群眾適時鼓起掌來。

提著“獎品”回家報告,老婆驚喜不已。我興奮地補充:“不光得獎,在今晚的新聞裡,你還能看到我受訪時的特寫鏡頭呢!”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才華的方向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