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刀

[ 現代故事 ]

我常去的一家理髮店,理髮師傅姓陳,年近五十,臉色蠟黃,一雙小眼睛賊有神,總是穿著一件白大褂。他有一手絕活,叫作跳刀。

每次找他跳刀,我都覺得刺激不已,只見寒光一閃,陳師傅的摺疊刀已出鞘,他拉過那條黝黑油光的鐾刀布,將刀刃在上面迅速來回蹭幾下,“嗤嗤嗤嗤”之聲,聽得我渾身一凜。

最瘮人的時刻到了,陳師傅右手懸腕執刀似蘭花指,拇指貼刀面,食指和中指扣刀柄,無名指和小指頂刀把,刀光一閃,人已轉至我身後,我只覺脖頸兒一空,圍著的毛巾連同衣領被往下一拉,刀已架在我的後腦勺上。

我身子一抖,要抬起頭來,可已被摁住。“放鬆一點!”陳師傅說。但我放鬆不了,神經全繃著,然後一個激靈,全身通了電似的——那把吹毛斷髮的刀,從後腦勺有節奏地彈跳到頸椎,再彈跳到脊背。容不得我思慮,緊接著是第二刀。第三刀後,陳師傅鬆開手,我已經酥軟地靠在椅背上,如獲重生,緊繃的神經全放鬆了!

聽說,陳師傅17歲時便在飲服公司理髮店當學徒,後來成了職工。理髮、燙染、剃鬚、刮臉、掏耳、洗眼和跳刀等老式理髮手藝樣樣精通。

他說,當年學跳刀,先在自己手臂上練習,一刀下去就是三四條血口子,等到血口子癒合了,繼續練,直到手藝成熟後才在客人腦袋上跳,成就好把式。

後來企業改制,陳師傅自己開了這間理髮店。掏耳、洗眼不是理髮範疇,陳師傅不再提供這些服務,但他的跳刀絕技爐火純青,讓人在極度緊張後倏然放鬆,實是一種減壓按摩。因而在客人們的要求下,他將跳刀一直保留,且從不收錢。每見客人跳刀後的舒服表情,陳師傅蠟黃的臉上便會掛著笑容,恍若舒服的人是他。

但是,就在最近一段時間,陳師傅不給人跳刀了。他為什麼突然停了這一絕活呢?

有個熟客笑著說:“陳師傅的手不會抖了,刀跳不起來嘍。”陳師傅正在給客人理髮,笑而不語。後來,有人趁他帶客人去水池邊洗頭時悄聲議論,這項服務不收費,停了正常。

還有一個版本是這樣說的:陳師傅有個挺要好的朋友,這個朋友的兒子開了家規模挺大的髮廊。前段時間,小夥子落枕,四處推拿理療無效,朋友讓他來找陳師傅跳刀試試,沒想到第一次跳刀後不但疼痛緩解,小夥子還上癮了,於是便陳叔叔長陳叔叔短地叫得歡,非讓陳師傅收他為徒不可。陳師傅見其很有誠意,也恐這絕活在自己手上失傳,便應承下來。

可傳授了幾天,小夥子都不得刀法。一天閒聊中,小夥子說要認真學,以後在髮廊裡開辦跳刀服務,可提精神、治頸椎、解落枕,必財源滾滾。陳師傅笑了一聲,讓他在自己的脖子上練刀。當跳第二刀時,陳師傅打了個噴嚏,結果那鋒利的刀便在陳師傅後腦勺劃下一道口子……據說,從那天起,小夥子不敢再來學跳刀,陳師傅也從此“封刀”。

這天,我理完髮刮完臉後,說:“陳師傅,刀已在手,順便在我後腦勺跳幾下唄?”

“手僵硬了,跳不了嘍,你不怕腦袋被我割下來?”說著,他蠟黃的臉上堆著笑。他將刀收起似乎要插在胸前,卻在半途拐了個彎,放進了工具抽裡。

我瞥見,陳師傅的右手呈蘭花指狀,分明正有節奏地抖動著。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吳蝨婆
下一篇: 鎖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