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頭半夜起來摔了一跤,一下子就摔暈了,直到天亮時,左右鄰居才發現,等心急火燎地把老李頭送進醫院,人已不行了。可憐現在農村留守的全是老人小孩,把老李頭抬上車再送到醫院,這一番折騰差點要了老夥計們的半條命。
在老李頭生命的最後關頭,老夥計們問他還有什麼話要說,只聽老李頭氣若游絲地說道:“把我的手機關掉,立即關機……堅決不要開!”
大夥一愣,這叫什麼遺言?還要問,老李頭已閉上眼睛,走了。大夥心裡一陣難過,死人的話不能不聽,便關了老李頭的手機,然後把他的遺體運回家中,立即張羅操辦起喪事來。
首先要通知回來奔喪的當然是老李頭的兒女,老李頭是有兒女的,也都成了家,可全在外面工作,這年頭農村都是這樣。這時,大家發現一個問題:村裡留守的老人中,沒有人知道老李頭兒女的電話。想來想去,辦法倒是有,就是開啟老李頭的手機,手機裡肯定儲存了兒女的號碼,可是,老李頭臨死前留下的唯一的話就是立即關掉手機,可見老李頭對關機這事的重視,現在開手機就是對死者的大不敬啊!這可怎麼辦?手機開還是不開?
主持喪事的老叔公再三尋思後,說:“死者為大,既然他死前巴巴地留下這麼一句話,我們就不能不聽,至於通知不上他兒女,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先放一放吧。”
大夥一聽也只能這樣了,便立即忙碌起來。在農村,喜事好辦,喪事難為,因為需要的東西太多。大夥正忙成一團亂麻,有人驚叫起來:“瞧,這有老衣!”
大夥一瞧,真的,老李頭的衣櫃裡有一套嶄新的老衣,這麼說來老李頭早就為自己的後事做準備了。可是,還有好多東西得準備,比方說,得扎花圈、得買墓地,等等。現在急著要,一時半會兒哪裡拿得出?
大夥正忙得腳不沾地,門口突然喧鬧起來,原來有人送來好多花圈!來人是鎮上開花圈店的。這下可幫了大忙,因為扎花圈要事先預訂,現在一下子送來好多花圈,而且落款寫得好好的,全是以老李頭家人的名義寫的,反正能想到的老李頭的親戚,全落好款了。
幾乎就在同時,又來了人,說是墓園的工作人員,老李頭的墓已安排好了,特來通知一聲。
大夥一聽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兩件難事怎麼一眨眼的工夫全搞定了?是誰準備的?
送花圈的人和墓園的工作人員一起朝老李頭的臉看了又看,然後異口同聲地說:“就是老李頭生前安排好的。”
老叔公突然想到一個關鍵問題:“請問,你們是怎麼知道老李頭今天死的?”
送花圈的人說:“很簡單啊,老李頭生前除了支付花圈的錢,還給了我一點辛苦費,說他身體越來越不行了,說不定哪天就會死,怕死時操辦喪事抓瞎,要我早日準備好花圈,並拜託我每天打他一次電話,如果打不通,就有可能死了,那就把花圈趕緊送過來。今天我打電話,一直打不通,我不放心,就趕過來親眼證實一下,發現老李頭真的走了,這才回去把花圈送來了。”
墓園的工作人員聽了後,說:“我們也是同樣的情況。”
大夥這才明白事情的前後經過,紛紛感嘆道:可憐的人!可是幹嗎一定要關手機呢?賣花圈的每天打電話過來時,老李頭如果死了無法開口,老叔公他們接電話回覆一下,一切就一清二楚了,不是更省事嗎?老李頭是不是還有更深的用意?
一天、兩天過去了,一晃到了第三天,在老叔公等人的操辦下,喪事井井有條地安排著,可是大夥越來越犯愁,因為按當地規矩,最遲第四天一大早死者必須下葬。問題是老李頭的兒女都還沒回來呢,人家兒女不回來就下葬,這叫什麼事?可是大夥手裡又沒有老李頭兒女的聯絡方式,這可急死人啦!
大夥正急得直轉,門口突然響起炸雷似的哭聲,天吶,是老李頭的兒女拖家帶口地趕回來了。
一幫孩子撕心裂肺地哭過一氣後,老叔公止住他們,問道:“你們是怎麼知道你爸死了的?”
大兒子抽泣著回答道:“我爸以前跟我們說好了,讓我們每天打一個電話回來問問,萬一打不通就有可能出現意外了。”
老叔公緊盯一句:“既然這樣,你們怎麼到第三天才回來?”
兒女的臉一下子都紅了,大兒子結結巴巴地說:“我們都太忙了,常常忘了打電話……”
老叔公聽了長嘆一聲,至此真相大白,老李頭最後的遺言是關手機,為的是不讓大夥在手機裡查到兒女們的電話,從而使大夥無法給兒女們報喪,他的最終目的是想看看兒女們心中是不是有他,是不是記得打電話回來,其中多少有點鬥氣的意思。然而事實是,兒女們甚至還不如那些賣花圈的、墓園的工作人員對老人上心呢!
老李頭的兒女是這樣,自家的兒女、大家的兒女又何嘗不是這樣?老叔公四下一看,都是白髮蒼蒼、一臉失落的留守老人,忍不住又是一聲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