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年輕人差不多都出去了。
只有王小年沒出去。
有人問王小年:你怎麼不出去打工?
王小年答:我母親身體不好,我出去了,沒人照顧她。
又問:那你在家做什麼?
答:作田。
問的人說:作田沒有打工賺錢。
王小年答:知道。
知道作田不賺錢,但王小年還是待在村裡。
王小年有三畝三分田。
三畝田栽水稻。三分田栽蘿蔔芋頭薯和甘蔗。
三畝田一年能產糧5000斤,還是早晚兩季的產量,一斤谷一塊一角錢,總計5500塊錢,除去農藥化肥種子的成本,最多隻能留下3000塊錢。
三分地栽蘿蔔芋頭薯,這些東西一半吃一半賣,能賣到500塊錢。
這些收入,只夠王小年和他母親勉強吃飯。
一晃過去了幾年。
村裡人都做了屋。
只有王小年沒做。
村裡年輕人都娶了媳婦。
只有王小年沒娶。
有人勸王小年:你還是出去打工吧?
王小年答:我現在喜歡作田。
人家說:作田有什麼用?
王小年說:有用呀,我可以種稻谷,每次看見麥浪翻滾,我就開心。我還可以栽紅薯,每次挖紅薯時,我也開心。
人家說:就你那三畝田,吃飯都是問題吧?
王小年說:我可以多種呀。
王小年後來種了二十畝田。
見了那個人,王小年說:我種了二十畝田。
那人說:二十畝田也賺不到錢,我跟你算,一畝田產糧800斤,早晚兩季1600斤,20畝田是32000斤,一斤谷一塊一,32000斤就是35200塊,除去成本,你一年只能賺到兩萬塊錢。
王小年說:不錯呀,能賺兩萬塊錢。
那人說:這點兒錢你做不起屋,也娶不到老婆。
那人還說:你還是去城裡打工吧,三個月就可以賺兩萬塊錢。
王小年搖著頭說:我還是喜歡作田。
這時候王小年會用微信了,偶爾也會發朋友圈。
這天,王小年拍了幾張照片,照片裡是綠油油的禾苗。他把照片發在朋友圈,上面寫:這些田原本被人拋荒了,是我把它們變成綠油油的一片。
很多人點贊。
也有人評:好看。
稻穀黃了,他又發了朋友圈,上面寫:金色海洋。
也有人點贊。
也有人評:喜看稻黃千重浪。
王小年回覆:開心。
王小年這天又發了朋友圈,是挖出的滿地紅薯,寫道:看著這些果實,很充實。
又是許多人贊。
王小年的朋友圈很多人。這天,有個人也發了一條朋友圈,幾張照片和一首詩,照片是幾張沙灘上的植物,詩如下:
沙灘上的植物
很寂寞吧
如果不是我來
也許
它們一輩子都不會被人發現
但我來與不來
它們並不介意
我來,它們在這裡
我不來,它們也在這裡
默默地,它們開花
默默地,它們結果
就像有些人
一輩子默默無聞
但他們
依然快樂
王小年覺得這首詩好,立即在下面點了贊。還在下面發了條評論:
我就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