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玉器行

[ 現代故事 ]

豐陽玉色澤光潤,入手清涼,雕為小件,在市場上千金難求,很是紅火。但是,此玉和當地的一種熒光石極為相似。因此,就有玉匠以熒光石為之。

但是,王獨行卻不。王獨行是豐陽著名玉匠,秉承祖業,開一家玉器行,不大,所有玉器均為手工雕琢。玉器行的職員,全部是自己的弟子。

王獨行規定,在他門下,不學滿三年手藝,不許出師。王獨行還特別規定,在他門下,不許以熒光石充玉,否則,開除出師門。因此,“獨行玉器行”貨真價實,生意興隆。整個豐陽地面上,小到女人的玉鐲、玉墜,大到玉雕菩薩、玉雕趙公明,還有玉雕獅子等,無不是“獨行玉器行”的。

人們說,買王獨行的玉器,放心。

王獨行還有第三條規定,弟子出師,一般不許離開自己的玉器行。因為,他擔心沒有自己把著,弟子們沒了緊箍咒,會胡來的。這樣,不只是壞了自己名氣,也壞了豐陽玉的名氣。當然,有弟子一定要出去單幹也可以,必須經過自己的考驗,合格才行。至於考題,是臨場發揮的。

好在,一直沒弟子願意離開他,畢竟,借得大樹好遮陰,更何況師父對他們一個個如自己的兒子。也因此,他的第三條規定一直沒有用上,閒擱著。

可是,也有例外。這人,就是曾白。

曾白投到王獨行門下,苦心鑽研,手藝日進。

一日,王獨行雕一棵玉白菜,即將完工,菜葉上,一塊玉石一崩,掉了,出現一塊黑斑。王獨行呆望半天,不知如何是好,繼續雕琢吧,這個黑斑,會破壞白菜美感;放棄吧,這麼大一塊玉石就糟蹋了。

他嘆口氣,走了出去。

每次,遇見這樣的事,他都會去茶室,泡一壺茶,慢慢地喝著,靜靜心想想,究竟有挽回的方法沒有。

一壺茶喝罷,沒辦法挽回。他想,算了,毀就毀了吧,不能讓玉器有瑕疵。

他走進玉器作坊,玉白菜仍在案上,黑斑沒了,上面趴著一隻蟬,身子黑亮,薄翼如煙。他走近了,蟬竟不飛。他仔細一看,呵呵笑了,竟然是那塊黑斑雕琢的。

這蟬,是曾白雕琢的。

他少有地一笑,對曾白開起玩笑:“小子,你出師了。”

曾白眼睛一亮:“師父,真的?”

王獨行點著頭,告訴他,明天,他就成為“獨行玉器行”的正式員工,可以增加工資了。可是,曾白卻開口告訴他,自己想出去,離開這兒,自己開玉器行。

王獨行愣了一下,告訴他,那就準備接受考試吧。

曾白忙說:“師父請出題。”

王獨行笑笑:“急什麼?早著呢。”

幾天後,王獨行病了,住院了,將玉器行暫時託給曾白管著。一天,工商局的周局長來了,在玉器行轉了一圈,對迎接他的曾白說,劉縣長再過半個月過生日,自己想送一件禮物,縣長喜歡豐陽玉器,所以自己就來了,想弄一件玉器。曾白聽了,連連點頭道:“好啊,用我們的玉器,是給我們面子啊。”曾白建議,祝壽要應景的,自己細心雕琢一件玉器,讓周局長半個月後來拿,一定滿意。

周局長呵呵一笑,轉身離開。

曾白回去,親自選料、設計、雕琢。

半個月後,一件仙猴獻桃的玉器出現在周局長的眼前。一隻猴子手裡舉著一個碩大的蟠桃。蟠桃白裡透紅,水靈靈的。

周局長見了,眼睛一亮,呵呵一笑,拿著玉器走了。

當天,王獨行回來,對弟子們宣佈,曾白不能離開。

“為啥?”大家都不解地問。

“考查不過關。”王獨行說。原來,周局長來索要玉雕,是和王獨行提前商量好了的,是一道考核題。王獨行曾說過,玉匠要做到人淨心淨,方才過關。曾白如此做法,顯然不合格。

正說著,周局長趕來,微笑著說:“過關了,過關了。”

王獨行一愣,不解地望著他。

原來,周局長拿回玉雕,拿了放大鏡仔細一看,不是玉雕,竟然是熒光石雕刻的。在底座上,他隱隱發現一行字,上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玉為靈物,豈能賄官?”

王獨行聽了,哈哈大笑。

曾白問:“師父,我能離開了嗎?”

王獨行一揮手,不行。

王獨行告訴他,自己已經年邁,要退下來了。這個玉器行得有人主管。他已決定,讓曾白上。

至於曾白雕琢熒光石嘛,王獨行說,應該的。

補充糾錯
下一篇: 兒子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