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岳父買房

[ 現代故事 ]

買房

當年在大學讀書,代寫給冬梅的情書,讓老何成功地抱得美人歸。

畢業後,老何為了追隨愛情中學任教。後來,兩口子因為業務能力突出,成了遠近聞名的老師,被城裡的一所重點中學聘走,雙雙調回城裡。此時,頭腦活絡的老董早已下海經商,做起了房地產生意。他們的友誼卻沒有因為彼此身份的變化而改變。

老董在電話裡告訴老何,他要在冬梅的家鄉開發一個房地產專案,建議老何留一套:“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把在農村生活了50多年的岳父岳母接進城裡來;二是等房價炒起來了,可以轉手賣掉。”

老何把這個訊息告訴了冬梅,冬梅喜出望外。

想法歸想法,等到準備實施的時候,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阻礙了他們實現願望的步伐──拿不出一大筆錢來買下這套房子。

進退兩難的冬梅,急得嘴角起了泡。難以取捨的老何,只好給老董打電話。

見多識廣的老董說:“這麼簡單的問題還能難倒咱們嗎?孝心不是一個人的,冬梅不是還有三個弟弟、一個妹妹嗎?我們蓋樓講究團購,你們家庭也可以啊。”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老何茅塞頓開。

可隨後的一個疑惑,讓剛剛心裡敞亮點兒的老何又陷入困擾的泥潭之中:房本寫誰的名字呢?

老董樂了:“父母在世的時候,寫父母的名字;父母去世後,按購房款比例,大家賣房,分錢不就完了嗎?”

說幹就幹,老何兩口子立刻把在農村的三個弟弟、一個妹妹四家八口人請到城裡,一起商量為父母集資購房的問題。

可是,飯桌上出現面面相覷、鴉雀無聲的局面,大家各懷心思。

錢成了本次家庭會議重點要解決的問題。老何把端起的酒杯放下,說:“誰家都不富裕,但父母年歲大了,也該進城享享清福。要買的這套房子,是我朋友開發的,比市場價便宜8萬元。”

一聽說便宜這麼多,飯桌上活躍了起來。

大弟弟說:“我們在農村,眼界窄巴,我們想聽聽大姐和姐夫的想法。”

老何說:“我和你姐是這樣想的,這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優惠後還需要交18萬,我和冬梅出10萬元,其餘的,你們兄妹4家分攤,怎麼樣?”

聽完老何的話,兄妹幾個開始商量,不一會兒,他們達成一致,大弟弟抓起桌子上的酒瓶,說:“我們兄妹幾個替爹媽謝謝大姐和姐夫了。”

大家剛要喝酒,小妹夫忽然說:“房本寫誰的名字?”

“爹媽在,寫爹媽的;爹媽要是走了,咱們把房子賣了,按照買房時出資的比例分錢。”

8個人互相看了看,覺得這是個不錯的主意。聚餐不久,錢陸續打到冬梅的銀行卡上。老何不敢耽擱,馬上帶著購房款來到老董的公司:“按照你的主意,齊活。”

老董從中拿出兩摞,扔還給老何,說:“冬梅家的人多,我怕你吃虧,再給你省點兒。”

老何連忙辭謝道:“這個價錢已經夠意思了。”

老董搖搖頭,笑了:“也好,爹媽的裝修錢,我出了。”

退款

一年半以後,冬梅的父母把口糧地租給村裡的種糧大戶,在眾多家人的陪同下,歡歡喜喜地搬進新居。

老董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把房子裝修得既美觀又實用。住了大半輩子平房和大炕的父母對新居非常滿意,因兒女們的孝順激動得熱淚盈眶。

轉眼間,春節快到了。一天,老何兩口子正在商量回家過年的事情,大弟弟兩口子敲開了家門。

老何說:“兄弟,有什麼事情,直說。”大弟弟使勁搓著手,老半天才說一句:“我相中了一臺犁地的裝置。”

“還差多少?”

“2萬。”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世事一盤棋
下一篇: 包裹的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