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鞋匠

[ 現代故事 ]

一、

1984年,我大學畢業,剛剛20歲。我被分配到鐵道部機關工作,8月去報到時,人事部門給我開了一張派遣單,讓我到保定一個職工中專去當教師鍛鍊一年。

學校在保定市五七路上,大門外面有烤紅薯的、賣柿子的,還有一個小人書攤。牆根邊上有一個老頭,他在給人釘鞋跟兒。老頭大約60歲,戴著套袖,腿上蓋著一塊帆布,身邊是釘鞋的機器、錘子。

我找大爺給鞋釘了一個膠皮墊,鞋子穿起來感覺穩多了。我高高興興地回學校食堂打飯。那天中午食堂做的是餃子。我端著飯盒走出校園,來到小人書攤邊坐下。

釘鞋的老頭也在吃東西。他腿上的帆布上面又蓋了一塊花布,花布上面放著攤開的幾個小草紙包:一包五香花生米,一包裡有幾塊驢肉燜子,還有一小包白糖。老頭一隻手捏著一粒葡萄,一隻手拿了一個小扁瓶的白酒,用葡萄蘸一下白糖,用嘴嘬一口,咂摸一下嘴,喝一口白酒,葡萄還是那粒葡萄,沒什麼變化,然後老頭吃一粒花生米。這麼重複地吃著喝著,那粒葡萄還是在他手裡捏著,花生米下去十幾粒吧。

“大爺您白糖下酒啊?這是什麼吃法呢?”我忍不住問他。

“我自己的吃法。白糖甜啊,酒不是辣嘛。”

“那您喝完酒吃啥飯呢?”

“烙餅。”老頭又掏出一個紙包,裡面是一塊三角形的烙餅。

“大爺,餅這麼幹,您不吃菜啊?”

“菜不好帶,我吃燜子捲餅,好吃。”

“您怎麼不回家吃飯啊?”

“回家也是我自個兒,家裡沒人,我自個兒。回家也是吃烙餅。”

“大爺,您吃幾個餃子吧,我們食堂師傅自己包的。”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就把飯盒裡的餃子往老頭腿上的紙包裡撥了一半。

老頭很吃驚地望著我,連忙用手捂著餃子,防止它們掉地上,嘴裡連連說:“不要不要,我有吃的。”

“大爺您吃吧,我們食堂裡還有,不夠吃我再去打點兒,您今天給我釘鞋還少要我兩毛錢呢。”

老頭用手捏著一個餃子舉到嘴邊,還是沒有吃,仍然看著我。“吃吧大爺,咱倆一起吃。”我們倆開始吃餃子,老頭把他紙包裡的燜子給我一塊:“這家賣的燜子最好吃,你嚐嚐。”

我就這樣跟補鞋的大爺認識了。下了課只要沒有什麼活動,我就會到那個小人書攤去翻翻小人書,或者自己帶一本書坐在那裡讀。老頭補他的鞋,他的客人也不少。到了中午,他還是一粒葡萄蘸白糖,喝著他的小酒,吃著花生米。我們學校食堂給的飯菜量都很大,我就端到老頭那裡去,分給他一半。老頭後來就帶了一個花碗,我把菜倒在他碗裡,他便開始熱氣騰騰地就著菜吃烙餅。

二、

秋天過去了,天氣開始冷起來。保定的街道上樹木很少,風颳起一陣陣的黃土。我坐在馬紮上讀書,身心完全沉浸在書中。

“閨女,你這麼坐久了要感冒的,起來動動。”補鞋大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叫我“閨女”了。我站起來看著他熟練地換一個鞋跟。

“大爺您手藝這麼好,怎麼學的呀?”

“這算什麼,以前我家裡有個皮鞋店,賣的皮鞋都是我自己做的。”

“那是什麼時候的事啊?”

“哎,不能提,解放前了。那會兒保定府好多人找我做皮鞋呢。”

“那你解放後都幹啥?”

“幹啥?後來穿皮鞋的少了,我就上班去了,上了些年,就回家不幹了,補鞋唄,啥鞋子都補,也給人做鞋。”

“那你怎麼沒有結婚成家呢?”

“哎,不能提,成過家,散了。”

轉眼快到寒假了。我跟補鞋大爺說寒假我要回家看父母去。“大爺,天這麼冷了,您別出來幹活了。中午沒有人給您帶吃的,您不能老吃那個涼烙餅啊。”大爺抹了一下眼睛,說:“閨女,你回家吧,沒事,我都是這麼吃的,沒事。你幾時回來呀?”“過了春節就回來了。”

第二天上午剛下課,傳達室曹師傅就喊我:“漆老師,過來,有你的東西。”我跑到傳達室一看,一個大袋子,裡面裝了五隻油紙包著的燒雞、兩大塊熟驢肉,還有一袋五香花生米。

“誰給我的呀?”

“門口那個補鞋的老頭。”

我連忙跑出去,補鞋大爺還在那裡埋頭釘鞋跟。“大爺,您買這麼多東西給我幹嗎?花這麼多錢,您要釘多少雙鞋呀!”

“拿回家給你爹媽吃去。馬家老雞鋪燒雞可好吃了,拿回家你爹媽過年嚐嚐。”

補充糾錯
下一篇: 查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