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體檢報告

[ 現代故事 ]

1、出軌

沒有經歷過殘酷的背叛,潘曉嫻大概永遠也體會不到“報應”兩個字究竟有多痛快淋漓,不是不報,而是時機未到啊!

快下班時,同事送來了潘曉嫻丈夫劉松的體檢報告。潘曉嫻是大連市一家醫院心血管科的主任醫師。每一年,醫院都會給職工及家屬做一次例行的體檢。

潘曉嫻掃了一眼體檢報告上丈夫的姓名,憤怒的小火苗往上躥,胸口開始隱隱作痛。

三年前,劉松外遇了,不顧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堅決要求離婚。外遇像感冒一樣成了流行,但痛苦從不因流行而減輕分毫。潘曉嫻永遠也想不明白,青梅竹馬的愛人怎麼能那樣絕情無恥——所有的同學朋友都知道了劉松出軌的事,只有她還矇在鼓裡。

離婚大戰進行了整整三年,潘曉嫻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做單親母親,但最初是想為兒子皮皮保留一個完整的家,後來是不願成全那對賤人,她始終不肯簽字離婚。

科室領匯出於對下屬的關心,試圖進行一場破冰之旅,叫兩年多沒見的劉松到醫院做例行體檢。不過潘曉嫻怎麼也沒想到,就在開啟體檢報告兩分鐘之後,一切委屈都有了徹底翻盤的機會——體檢報告顯示,劉松已經是胃癌晚期。

潘曉嫻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劉松才40歲,雖然腸胃一向不好,但短短三年就成了胃癌,還是晚期,實在有點不可思議。

潘曉嫻去找了消化內科的同事。她沒說是劉松的片子,只說是一個朋友的。同事觀察後嘆了口氣說:“已經沒有手術的必要,理論上,還有半年到一年吧。當然,個人情況不同,存活時間也會不同。讓你朋友放鬆度過他餘下的時光吧。”

作為堅定的唯物主義者,潘曉嫻終於體會到了宿命論的美妙之處。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她經歷了猶如地獄般折磨的三年,劉松卻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不,不止是劉松,還有小三,他們都要為她的痛苦付出慘重的代價,而笑到最後的將是她。世上還有比這更痛快的嗎?

潘曉嫻操起電話,毫不猶豫,甚至興高采烈地打給劉松說:“明天早上8點去辦手續吧。”

就讓劉松和小三再婚吧。在絕症與金錢的雙重考驗下,他們的婚姻到哪裡去?這是給天下負心男人還有那些專門破壞別人婚姻的小三們的一個教訓:愛去吧,讓你們愛到絕望。

依照之前的約定,房子和家裡的30萬元存款都留給潘曉嫻和兒子皮皮。劉松帶走的,只有那輛開了5年的本田。

由始至終,潘曉嫻都沒把那份體檢報告拿給劉松。

離婚一個半月後,劉松結婚了。是皮皮把這個訊息告訴潘曉嫻的。皮皮參加了爸爸的婚禮,還說那個叫董書的阿姨哭了。潘曉嫻想,她哭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2、反轉

果然,劉松很快發現了身體的不適。到醫院檢查時,再次確認了體檢的結果——胃癌晚期,已經向胸腔轉移。那天是劉松一個人來的,他拿著結果,第一次主動找潘曉嫻,帶著不相信及恐慌的表情。

潘曉嫻表現得很正常也很職業,帶他去找消化內科的同事。同事看了所有的檢查資料,對劉松說:“既然你已經知道是腫瘤,我也就不再隱瞞。如果不願意住院,就在家裡養吧,樂觀一點兒。”

潘曉嫻把劉松送到了樓下,劉松垂頭喪氣地說:“真是報應,潘曉嫻,你是不是也這麼想?”

潘曉嫻說:“現在說這些還重要嗎?如果你堅持要說,那麼我告訴你,曾經,一度我的日子比得了癌症還要絕望,還要煎熬。再見!”

潘曉嫻沒有想到董書會來找她。她進了潘曉嫻的辦公室,對她說:“我是董書,是劉松的妻子,求求你救救他。”然後開始哭。

一邊炫耀搶來的身份,一邊又哭著求被搶的人幫忙,潘曉嫻為這個小三的智商感到悲哀,又為她的厚顏感到吃驚。她表面淡定內心痛快地回答道:“他已經是晚期,誰也幫不了他。另外,我是一個心血管內科的醫生,你該去找腫瘤科大夫,我幫不了他,請你離開。”

董書坐在那裡一直哭,她說:“我就認識你這麼一個醫生,你又是他前妻,你不幫他誰幫他?求你找一個最好的醫生吧。哪怕只有一線希望,我也要救他!”

平心而論,一個人在自己面前哭得這麼撕心裂肺,再加上劉松確實來日不多,潘曉嫻並不是沒有心軟。但正是那痛到好像連心都要裂開的哭聲提醒了她,在過去的1000多個日夜裡,她也曾無數次這樣長夜痛哭,那兩個人卻從不願意給她一絲憐惜,那個時候有誰理會過她的心痛?

潘曉嫻的心硬了起來,她告訴自己,要享受報復的快感,惡有惡報,天經地義。

接下來董書的行為,更讓潘曉嫻慶幸自己沒有幫她。董書居然去了電視臺和報社,並藉助了網路的力量。在那些報道里,董書從小三變身成為愛創造奇蹟的賢妻,而潘曉嫻則是無情無義的前妻,離婚時斂盡家財,身為醫生見死不救。

網友以強大的力量,還發現了那份被潘曉嫻壓下來的體檢報告。這一下潘曉嫻成了蛇蠍心腸的代表,從院領導到同事,還有曾經慕名來找她看病的病人,看她的眼神都變得怪怪的。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動人的求愛
下一篇: 浪漫的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