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麗麗,有你的信!哎呀,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是不是錄取通知書到了呀?”
“知道了。”
“你被錄取啦?姐!給我看看呀!”
“別鬧了,寫你的作業去!”
在15歲的那個夏天,馮雅麗收到了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雖然這是所國家級重點中專,但看著“建築工程系”幾個字,馮雅麗總覺得心裡有什麼東西咯得慌。
報到第一天,馮雅麗就被驚呆了,班上齊刷刷的男生,女生呢,伸一隻手就數得過來。
一個月課上下來,馮雅麗發現,在這所擁有多個國家職業技能鑑定站點的學校裡,“技能”這個詞,可不僅僅意味著書本里文字圖表那麼簡單。那句流傳甚廣的口頭禪,真不是吹的:風裡雨裡,城科的工地在等你。
城科的工地,就是學校建築工程系的露天實訓場所。在38℃的高溫下,實訓場地裡酷似火焰山,實訓的安全裝備一樣不能少:頭頂安全帽,身上要套安全施工的防護背心,戴上厚厚的棉線手套,全身就已經汗流浹背了。除了聽老師講解不同建築施工要求,還要汗如雨下地測量牆體資料、搬運施工材料,甚至手腳並用地搭設各種構造、不同材質的腳手架。
夏天結束的時候,不管男生女生,班上的同學都黑成了一個色號,汗水澆築出的友誼,互相吐槽帶來的歡樂,讓馮雅麗迅速和班上的男孩子們打成一片,從軟妹子變成了女漢子,實訓工作服上“建築工程系”幾個字,也不再扎眼了。
2、
創意木工,是從小喜歡動手的馮雅麗最感興趣的課程。
一個昏昏欲睡的午後,老師問大家:“你們誰能告訴我,一個普通木匠,和高階技工,區別在哪?”
蔓延著秋燥的教室裡,空氣在一剎那凝結了,大家悄悄低下了頭,等待老師點名。
“11號!”
一個矮矮的男生站了起來,嚅囁著:“透過了……考試……”
“不對,坐下!21號!”
一個高大的男生站了起來,緊張地搔搔頭皮,啥也說不出來。
“坐下!31號!”
“高階木匠和低階木匠的區別是……”
嘩的一聲,班上同學鬨堂大笑,凝結的空氣終於被打破了。
“靜一靜!靜一靜!”老師拍著教鞭努力提高嗓音,好不容易才安靜下來。
“同學們,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普通的木工,量好板凳的長寬高,就可以複製別人的作品,他做的事情,機器也可以完成。而高階技工,不是簡單的複製,需要用發現的眼睛,去挖掘,去創造更合適的板凳!”
空氣再一次安靜下來,馮雅麗也若有所思。
課後,老師佈置了作業,創作一個木工作品,要求是創新。
要怎麼創新?在回家的地鐵上,她苦苦思索,走進家門看見媽媽,眼前突然一亮……
常年操持家務的媽媽患了腰椎間盤突出症,洗衣服坐的小板凳不是高就是矮,沒一個用的慣,媽媽只能蹲在地上洗,腰,更加直不起來了。
對呀,為什麼不給媽媽量身定製一個小板凳呢?
一次又一次的測量、切割、修改、打磨,一個多月後,小板凳終於完工了。回家時,馮雅麗把小板凳藏到了身後。
“媽,你猜我給你準備了個什麼禮物?”
“又亂花錢,媽不要禮物!”
“沒花錢,這是我做的!”馮雅麗把小板凳舉到媽媽面前:“看,上面的名字也是我自己刻的!”她拉著媽媽衝進衛生間,把小板凳擱在洗衣盆邊上:“快試試呀!高不高?”
媽媽有點吃力地蹲下去:“真的是你做的?”
“那可不,做了一個多月呢,這可是我第一件木工作品。”
“正正好,麗麗,你的學真沒白上……”媽媽的臉上瞬間綻開了笑容,眼裡有什麼東西閃啊閃的。
那一刻,馮雅麗的心,被什麼東西填滿了,暖暖的。
那一刻,建築工程專業這個名詞,變得有些不一樣了,甚至閃閃發光。
3、
馮雅麗開始認真學習了,準時出勤,認真聽課,一絲不苟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刨根問底地詢問老師技巧和方法。
慢慢地,馮雅麗發現,建築工程這個專業,蘊含了很多奧妙之處。
優秀的專業能力,讓馮雅麗很快成為同學中的佼佼者,出色的口才,則讓馮雅麗從學校辯論賽中脫穎而出。2017年,在讀一年級的她代表學校參加松江區第五屆高中學生辯論賽,和隊友們戰勝了多個重點高中代表隊。馮雅麗,獲得了那一屆單場決賽“最佳辯手”稱號。
馮雅麗一度以為,這是她擁有的最大的舞臺。
2017年10月,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的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吸引了全球的目光。這個被譽為“技能奧林匹克”的大賽,賽制殘酷。一種職業科目,全國只允許派出一個職業團隊參加,簡直比奧運會還難。
這場比賽牽動著上海市民的心,因為代表國家參賽的多支職業團隊裡,有不少來自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馮雅麗最關心的,就是精細木工專案。
當看到同校師哥張嘉豪成為世界技能大賽精細木工專案的冠軍時,五星紅旗在廣場上冉冉升起,臺上臺下的中國人熱淚盈眶。馮雅麗突然意識到,原來建築工程專業,也能做出不一樣的成績,原來她的升學、就業,有著無限的可能,原來一份熱愛的職業,一個專業的技能,能讓一個人萬眾矚目,為國爭光。
馮雅麗想像她的師哥一樣,成為世界技能大賽備賽隊的一員。
4、
世界技能大賽每兩年辦一次,第四十五屆世界技能大賽是在2019的8月,而2019年7月,馮雅麗就要畢業了。也就是說,想要參加比賽,只有繼續升學,在大專和高職院校中,備戰世界技能大賽才有可能繼續。上海市每年各大專院校自主招生時間,恰好和世界技能大賽的選拔備賽時間衝突。
備賽還是備考?現實比世界技能大賽的賽制更殘酷,馮雅麗咬牙放棄了比賽。
上海市工藝美術職業學校,成了馮雅麗新的目標。它可不是一所普通高職,它是上海市唯一一所獨立設定的藝術設計類高職院校,也是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幾經衡量,馮雅麗決定報考享譽業內的展示藝術設計專業。雖然每年只錄取20餘人,而報考人數高達數倍之多,但它意味著更多實現夢想的可能性。專業課考美術,沒有美術基礎的她,找了同學推薦的美術老師去開小灶。
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畫室裡一坐就是一天。慢慢地,馮雅麗不再彷徨,不再自卑,她堅信,她能和師哥一樣,創造屬於她的不可能。
2019年3月,她忐忑地走進上海工美的自主招生考場。4月4日,她用顫抖的手,點開了查分頁面,然後,揉了揉眼睛。
“爸爸媽媽!我被工美錄取啦!”小小的屋裡傳來一聲女孩的尖叫,通向世界的大門,為她敞開了。
5、
畢業典禮上,在城市科技學校的三年點滴一一閃現在馮雅麗的眼前,最後,停留在了那場火藥味十足的的辯論賽現場。
那是她中專生涯的最後一年,那一天,馮雅麗代表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站在了第六屆松江區高中學生辯論賽的舞臺上。她們抽到的辯題是:藍領和白領,誰更有前途。
幾輪唇槍舌劍下來,雙方相持不下。到了精彩的自由辯階段,對手扔出了一個咄咄逼人的質問:“請問對方辯友,白領比藍領收入高,工作環境好,是不是事實?”
馮雅麗不慌不忙回應:“對方辯友,你說的僅僅是一種現象。德國前總理赫爾佐格曾說,為保持經濟競爭力,德國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博士,而是更多的金牌技師。這句話,同樣適合於我們。
大家都說,一個國家的崛起,需要各行業各勞動者的共同努力。實不相瞞,我的志向就是成為一名技能過硬的‘金牌藍領,在中國製造業裡做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因為現在這個社會,最不缺少的就是流水線式批次生產的學生,真正需要的是能夠帶著技能,走向社會,走向世界的年輕人!”
臺下,掌聲雷動。馮雅麗所代表的上海城市科技學校,第一次捧起了松江區高中學生辯論賽的冠軍獎盃。
其實,屬於中國的工業技師,正以令人驚歎的速度成長著。從中國首次參加第四十一屆世界技能大賽,僅獲一枚銀牌,到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獲十五枚金牌,七枚銀牌,八枚銅牌,位居世界榜首。僅僅六年的時間,中國人用自己的行動,讓全世界看到了屬於中國技師的能力。
在中國,像馮雅麗這樣懷揣技師夢想的年輕人還有1700萬,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長,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夢想,將由這樣一批年輕人傳承和發揚。
屬於馮雅麗的人生舞臺,正在徐徐拉開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