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最近喜得貴子,他想給寶貝兒子取個既別緻又朗朗上口的名字。因為家譜的關係,孩子的名字裡一定得有個“子”字,老王琢磨了半天,決定給兒子取名叫王子滔。老王心裡美滋滋地想:子滔子滔,子子孫孫,滔滔不絕,這名字既大方又吉利,肯定喊得響。
老王把生娃的喜訊和孩子的大名發到了“朋友圈”,朋友們紛紛來點贊、道喜,還有不少好友索性在這條朋友圈下面開起了“討論會”,紛紛交流起自家孩子的起名趣事地看著大家的評論留言,看著看著,卻皺起了眉頭。原來有兩個朋友給老王留言說,巧了,他們的孩子也叫“子滔”呢!這無心的一句話,讓老王心裡彆扭起來。
這天,老王抱兒子去醫院打預防針,來打針的孩子還挺多,老王眼睛緊盯著候診區的電子屏找兒子的名字,可他卻發現,叫“子滔”的孩子還真不止一個,除了同名同姓的,還有好幾個孩子的名字,比如“子韜”“子濤”等等,與“子滔”是同音不同字的。
原來兒子的名字真沒那麼獨特啊!老王心裡很不爽快,打完預防針後,他去派出所想給兒子改名字,可派出所民警卻說如無特殊理由,一般不建議改名,即便要改名,也需要提交申請,而且手續非常麻煩。
幾天後,老王又發了個“朋友圈”,只見他發了一張兒子戶口本登記卡的照片,除了名字一欄,其他資訊都做了隱藏處理。朋友們一瞧,發現老王兒子的大名居然改成了“王子殿下”,這名字也太獨特了吧!這下老王的朋友圈可炸開了鍋,看著朋友圈裡的評論與點贊,老王心裡樂開了花。
不僅如此,大家還紛紛轉發了這張圖,一時間,引發了眾多網友們的圍觀議論,有人誇這名字起得霸氣、有創意;也有人說這樣起名並不合適;還有人說要效仿老王,也給孩子改一個奇特的名字來炫耀……就這樣,老王給兒子改名的事在網上持續發酵,跟風評論的人也越來越多,漸漸在社會上產生了一些不良的影響。
讓老王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警方也聯絡到了他。經過進一步調查,警方發現老王並沒有真的篡改戶口本上的資訊,也沒有在人口登記系統中做過資訊更改,他只是利用修圖軟體,對戶口本上的資訊進行了修改。
最後,警方認為老王虛構事實、譁眾取寵的行為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責令他馬上刪除朋友圈裡的虛假內容,並對其處以警告並行政拘留5天。老王覺得不服,他認為自己並沒有真的篡改戶口本,只是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裡發了個搞笑圖片而已,這樣的處罰有些過重了吧,難道以後都不能在自己的“朋友圈”開玩笑了嗎?
律師點評:
《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故事問題,即人們在使用手機發布“朋友圈”內容時也要依法操作。
根據法律規定,對未經核實的資訊,不要隨意轉發,更不要故意“杜撰改編”,否則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故事中的老王,其行為上確有“虛假”的事實,也客觀上存在“尋釁滋事”後果,造成了一定不良的社會影響。因此,網路絕非法外之地,不能違法違規,否則必將受到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