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需聊聊天

[ 現代故事 ]

3年前,江洪林的老伴去世了,他一個人過起了日子。畢竟82歲了,兒子江偉久放心不下,好說歹說,才把他接到自己家。

江洪林性格內向,加上兒子家的隔壁鄰舍不熟悉,一日到晚悶在家裡。半年後,他出現了失智現象,雖屬輕微,但有時也會找不到回家的路。這可苦了江偉久,還得請假尋找父親,每天上班都提心吊膽的。長此下去,如何是好。

這天,江偉久得到了一個好訊息,離家不到20米的社群服務中心,辦起了託老所,像幼兒園的小朋友那樣,早上將老人送去,傍晚接回來。

晚上,江偉久和父親商量去託老所的事。可是江洪林說,這裡的人,他沒有一個認識的,說什麼也不願去。老父脾氣固執,他不願意的事,不管怎麼勸都沒有用的,總不能像送幼兒園的小朋友那樣,強行把他拉去。

3天后的晚上,江洪林突然提出,讓兒子明天送他去託老所。

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父親不知怎麼想通的,江偉久感到奇怪。不管怎樣,這是件好事。第二天一早,江洪林換洗得清清爽爽。說來也怪,以往給他換衣服,他總是不配合,每次都說昨天剛換的,說什麼也不肯就範,今天卻主動換了。

早飯後,江洪林就開始催兒子,該送他去了。江偉久看了下牆上的掛鐘,還只有7點鐘,起碼要到8點後他們才開始接待的。好不容易熬到7時50分,在老父的一再催促下,江偉久只好帶他去了。

託老所裡,管理員胡阿姨正在做準備工作。江偉久辦好入托手續,就自己上班去了。

江洪林非常依戀託老所,吃好早飯就自己去,還不要兒子接送,總是第一個到。這以後,江偉久省事多了。

一個星期後的一天,快8點了,父親才起床。以前都是老父催,今天怎麼啦?江偉久要父親快點洗刷吃早飯,馬上去託老所。

江洪林搖了搖頭說,今天不去託老所。看他悶悶不樂的樣子,江偉久以為他病了,用手在他額頭試了試,正常,身體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問他有什麼事,他也不肯說。因要趕去上班,江偉久照料父親吃好早飯,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中午,江偉久在單位食堂帶了飯菜,回到家裡。進門後就喊,沒有父親的迴音,到他房間一看,不在,整個家裡都找遍,也不見他的身影。他到哪裡去了呢?自從進了託老所後,他精神好起來了,老年痴呆症預兆好像也已消失,說話有條理,記憶力好了許多,雙休日外出也沒有走錯回家的路。看來,他又去託老所了。

江偉久來到託老所,胡阿姨告訴說:“今天,20位老人到了18位,有兩位昨天傍晚請假的,就是江大伯和李大媽。”胡阿姨接著說:“昨天,李大媽在搬凳子時,不小心凳子翻倒,砸了腳,走路不方便,今天不來了。兩位老人性格非常合得來,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唉,你父親會不會去看望李大媽了?”

江偉久想想也有可能,便從胡阿姨那裡要了李大媽家的地址,來到了春迴路65號301室。摁了下門鈴,李大媽踮著腳過來開了門。

江偉久一看,父親正在吃飯,對面桌子上還有一碗吃了一半的飯,應該是李大媽的。屋裡只有他們兩人,茶几上還放著一串香蕉和一袋蘋果,不用說,這是父親買的。既然父親好好的,江偉久也沒有久留,便告辭了。

晚上,江洪林對兒子說,李大媽腳受傷了,自己買了點水果去看她。江偉久也沒有多想,兩位老人說話投機,她腳傷走路不便,去看望也是人之常情。

第二天,江洪林應該去託老所了吧。可是,他還是不去,中午,江偉久也是在李大媽家找到他的。接下來的幾天,都是如此。直到一個星期後,李大媽完全康復了,他們才一起去託老所。

江偉久在這裡住了幾十年,一些老人他認識。這天,有位老人對他說,你父親每天都和那位李大媽在一起,兩人可親熱呢,可能要為你找個新媽了。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在託老所,兩人有說不完的話,李大媽受傷了,知道她只有一人在家,父親就去陪伴。對於李大媽,江偉久一無所知,想打聽一下她的情況,以便心中有個底,就來到了託老所。

得知江偉久的來意,胡阿姨把他帶到管理室,告訴他李大媽叫李春芬,官山鄉人,今年剛好80歲,身板硬朗,丈夫逝世後,一個人在農村過日子。她女兒李翠萍不放心,就接到城裡來一起住了。李翠萍是位教師,也在這個社群,因沒有時間陪母親,便把她送到託老所來了。

江偉久心想,父親也是官山鄉人,直到28歲才進城當工人的,年輕時,他們有可能認識。晚上,他旁敲側擊,聽老父說了他和李春芬的一些事。

當年,江洪林和李春芬雖然不在同一個大隊,但他們都是培養物件,經常在公社開會,相互認識了,志趣也相投。那天早上,江洪林在去公園的路上,碰到了李春芬,多年不見,相互打了招呼。因為李春芬的女兒陪著,兩人不便久談,但知道李春芬是去託老所的。既然託老所有熟人了,所以,江洪林也想去了。

江偉久心想,這兩年,為照顧父親,已弄得焦頭爛額,再添一個也要靠人服侍的後媽,如何承受得了。想阻止他們,又不敢和父親直說,再則,老年人再婚是受法律保護的。江偉久忽然想到,母女之間好說話,何不請李翠萍幫助做做她母親的思想工作,讓他們不要再發展下去了。

江偉久從胡阿姨那裡要來李翠萍的手機號碼,給她打了個電話,把自己的想法說了。

母親和一位同鄉老人黃昏戀,李翠萍也覺察到了。她和江偉久的想法卻相反,在電話中,她說如果兩位老人真有這個意思,乾脆讓他們正大光明地結合。

分歧太大,電話裡肯定談不好的。星期天的下午,江偉久把李翠萍約到茶室裡商談。談了一會,李翠萍聽出來了,江偉久是怕兩位老人都到他家裡,照顧不了。

李翠萍繞了個彎說:“我兒子已在北京成家,小孩由他外婆帶。我快退休,就要沒事幹了。120平方米的住房,夫妻倆加老母親,也只有3個人,顯得空蕩蕩的。如果兩位老人結合,讓他們住到我家來,我服侍他們,只要他們開心就好。”

天下還有這等好事,江偉久自然答應了。既然這樣,就儘快把這事辦好。兩人商量了一下,半個月後是國慶節,日子就定在10月1日。可能老人覺得,這麼大年紀,兒女們不會答應的,所以不敢提出來。為了給他們一個驚喜,暫時不告訴他們,江偉久和李翠萍悄悄準備起老人的婚禮來了。

離國慶節只有一個星期了,應該讓他們驚喜了。星期六下午,江偉久帶著父親去李翠萍家。江洪林以為發生了什麼事,一路上忐忑不安,問個不停。當然,江偉久不會明說的,否則一番心血便付之東流了,只是笑嘻嘻地對老父說,休息天去他們家玩玩。

李翠萍已在等候了,大家坐定,才說出了讓兩位老人再婚的事。江洪林和李春芬一聽,大吃一驚。

過了好一會,江洪林才說:“謝謝你們的好意。我們這麼大的年紀了,生活自理都難,結婚的話,肯定會帶來一些不便。其實,我們只需要相互聊聊天就好了。”

李春芬也點點頭說:“結婚就不必要了,你們這麼通情達理,我們已經非常高興了。有生之年,每天能有這麼多時間聊天,也心滿意足了。”

江偉久猛地醒悟過來,老人年紀大了,心理上比較脆弱和敏感,遇到問題時,更需要找人聊聊天,說說話。可是,兒女們忙於生計,這些需求是無法給予的。他們在一起,只是為了能說個心裡話而已,有何不可呢。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親密接觸
下一篇: 正大光明接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