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媽沒兒沒女,是個單身老太太。李大媽本來生有一男一女,可是都半路夭折了。後來她老伴又患上了嚴重的腦血栓,躺倒在病床上多年,待到老伴去世後,就只剩下李大媽一個人了。或許是不願想起過去吧,李大媽一直沒再找人,而是接著幹起了當年老伴的行當——騎車賣豆麵卷子。
豆麵卷子又稱豆麵餑餑,相傳是我國滿族的傳統麵食。製作時將黃米以水浸泡磨面,和勻,擀成薄片,入鍋蒸熟,再將黃豆炒熟磨面,均勻撒於其上,捲起後以刀切成1-2寸長的卷子,故稱豆麵卷子,在我國東北地區尤其盛行。
李大媽的豆麵卷子別具特色,顏色金黃,豆香氣濃,而且李大媽在原有工藝的基礎上新增了白芝麻和蘇籽粉,香味更濃,新老顧客都搶著買。
當年老伴靠著這門手藝走遍了附近的大街小巷,他做的豆麵卷子差不多家喻戶曉了。那時候,每天晚上老伴在鍋上忙活著做卷子,李大媽幫忙燒火添柴、兌水和麵,時間久了便深得了老伴的真傳,如今同樣是靠著這門手藝,李大媽的日子過得也還算可以。可是最近兩年,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管理也越來越規範了,像李大媽這樣的流動商販,漸漸地沒有了立足之地,成了城管隊員的管理物件。
李大媽整天和城管們打游擊,“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為此李大媽還特意買了輛電三輪,把原來的腳踏車換掉了,機動速度快嘛!可是即使這樣,她也還是經常會被城管大隊的人“逮”到,有時她的車會被城管的車堵得無路可逃,偶爾交一點兒罰款也就在所難免了。這一度讓李大媽惱火萬分,可是有什麼辦法,為了生活嘛。
最近李大媽擺攤的片上新來了一位王隊長。這個王隊長工作認真,工作標準也高,這下李大媽的日子就更加難過了,連續兩三天被罰。昨天,王隊長還特意給李大媽下了《整改通知書》,通知李大媽如果再來擺攤,將對其進行沒收處理。李大媽當時就火了,不但拒籤《整改通知書》,還當著王隊長的面撕個粉碎。王隊長也火了,恨恨地丟下一句:“別讓我再碰見你!”
初次交鋒,雙方落得一個不歡而散,誰都不肯讓步,狠話是放出去了,究竟該如何收場呢?
第二天,李大媽不想再硬碰硬,畢竟人家是專管這個的,何況自己本來就不是規範經營,李大媽也不想找麻煩。她決定錯開時間,畢竟城管也要休息嘛,趕午休時賣點兒貨應該還是沒事的。
看看時間已經過了11點,估計城管也該收隊了,李大媽便把當天要賣的豆麵卷子裝上車,然後騎著電動車來到自己經常擺攤的小廣場。
小廣場上的行人很多,或許是因為臨近午飯了吧,亦或是老顧客們又回來捧場了,李大媽一停下車就被大家圍起來。“給我來半斤。”“給我來一斤。”“給我來三兩。”李大媽都快忙不過來了,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幾天來的不愉快全都拋到九霄雲外了……
正在這時,不知是誰喊了一句:“城管來了!”人們“哄”的一聲散開。李大媽尋聲望去,只見王隊長帶著4名城管隊員快速朝這邊走來,此時的李大媽再想啟動電動車“逃跑”已經來不及了。城管們立刻堵住了電動車的4個方向,使她無處可逃。
王隊長這次很生氣,亮過執法證後直接說:“已經通知你多次了,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這裡不是市場,嚴禁佔道擺攤經營,你屢教不改,根據《市容市貌管理規定》,現對您的所有商品予以沒收……”
李大媽忙賠笑道:“別,別,您嘗一嘗我這豆麵卷子,絕對是當地一絕,要不你們每人拿一袋回去吃?”
王隊長火更大了:“誰要吃你的東西,統統沒收,回頭到單位接受處理!”幾名城管隊員聞令而動,抬起李大媽攤上的案板就往他們的執法車上裝。
這下李大媽可急了,拼命地撲上前去扯,嘴裡嚷著:“你們這些城管,就知道欺負老百姓,今天我和你們拼了!”她手上的豆麵立刻把城管隊員的制服弄得跟地圖似的,大家紛紛向後躲避。李大媽見狀靈機一動,乾脆抓起滿把的豆麵專往城管隊員身上撒,她也想好了,反正你們也不能把我個老太婆怎麼樣,乾脆我就把事情搞大,看你們怎麼收場。一會兒工夫,就把幾名城管隊員弄得跟麵粉廠的裝卸工似的。
王隊長快被氣瘋了,碰上這種老太太,道理講不通,又不聽命令,誰會不生氣呢?他怒吼著:“你這是暴力抗法,再胡攪蠻纏就報警拘留你!”
李大媽也不示弱:“你報警吧,我正愁沒地方吃飯呢,你要是不報我來報,看看警察能把我這老太太咋的?”
王隊長面色鐵青,不再和李大媽鬥嘴,只顧指揮裝車。李大媽見狀,乾脆一屁股坐到執法車前不起來了,還使岀了年輕時撒潑打滾的本事,一哭二鬧三上吊,大聲呼喊著:“救命啊,城管打人了,城管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