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菜

[ 現代故事 ]

雞叫頭遍的時候,老王和老伴就在大棚裡忙活開了。等把一畦畦白菜扳倒,老王的頭上已經飄起熱氣,他甩掉棉衣,坐在田埂上歇息。老伴嗔道:“現在還是三九天,能的你?!”

“一干活就不冷了。”老王站起來,順手拿起一個編織袋,雙手張開口子,“裝吧,趕早不趕晚。”

老伴沒有動,用袖子擦拭一下鼻尖的汗珠:“不能不去?”老王瞪了老伴一眼:“廢話,吐出來的唾沫咋能舔起來?”

“大年三十,人家都是往家跑,你呢,就會唱反調。”老伴一邊埋怨一邊往袋子裡裝白菜,“我,我跟你去吧。”

“廢話!你又不會開車。”說到這裡,老王騰出一隻手比畫了一下,“咱沈丘離武漢四百多公里,走高速,五個多小時,明天準能回,不耽誤過年。”老伴嘆了口氣,沒再多說,她知道再開口也是廢話。

“不中!”老王忽然叫道。老伴嚇了一跳,抱著一棵白菜怔在那兒,不知道老王發哪門子神經。

老王瞅著老伴手裡的白菜,說:“這棵留下,咱過年吃。”

老伴這才注意到手裡那棵菜有點萎縮,葉子泛黃,她猶豫一下,便放到了一邊。再裝菜時,她就留心多了,專揀那些個頭大、菜葉新鮮水靈的。老王嘆道:“若不是貸款沒還清,其他菜可以搭配一些,多裝一些運過去。”

天剛放亮,白菜全都裝上了車,滿滿當當的,似乎多裝一棵都沒有地方。老王前後左右看了看,臉上綻開滿意的笑容。

老伴遲疑了一下,說:“弄點飯,吃了再走?”“來不及,路上湊合吧。”老王說罷,扭開車門跳上駕駛室。這時候,他的手機唱起了“我們的大中國呀,好大一個家”——是縣城百家樂超市的楊經理打來的,讓他送一車白菜。

“楊經理,不好意思,今天不能給你們超市送了。價錢好商量?再漲價也不能給您,真不是錢的問題……新年好,古得拜!”老王結束通話電話,發動車子迎著曙光出發了。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正月初二下午,楊經理從微信上得知,老王是去湖北武漢送白菜了!怪不得不給自己,原來是去發“國難財”了,聽說武漢的蔬菜貴得離譜,白菜十幾塊一斤呢,他這一車菜,差不多有四千斤,乖乖,如此算來,他這一趟沒少賺。在楊經理的印象中,老王是一個很本分的人。真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吶!楊經理氣不過,想打電話奚落老王幾句,又覺得不能得罪老王,畢竟以後還合作呢。想著,他便開車去找老王,現在是非常時期,需要備點貨。

一到村口,楊經理就被攔下了——一個老大爺戴著口罩,身穿“戰袍”坐在路中間,一手拿柄關公大刀,一手拿個電喇叭,聲稱外來車輛和人員一律不得進村。

楊經理一邊戴口罩一邊說:“我是超市的,需要找老王進菜,疫情再嚴重,也不能影響老百姓的菜籃子吧。”

老大爺舉起電喇叭:“老王昨晚才從武漢回來,沒回村,也沒回家,在他的大棚裡自我隔離呢。”

楊經理聽了,撇了撇嘴,心說老王發燒才美哩,誰讓他掙昧心錢哩?

老大爺似乎看穿了楊經理的心思,又補充了一句:“老王可是俺村的驕傲,不要一分錢,往武漢送了四千斤的白菜。”

“啊?”楊經理吃了一驚。

老王的大棚在村外的河灣裡,楊經理去過多次。距離大棚還有十多米,楊經理把車停下來,見路當中扯了一條橫幅,上邊寫著“我是武漢返回人員,請不要靠近我”。這時候,在大棚裡的老王已經聽到車的聲音,戴著口罩從大棚旁邊的鐵房子裡出來了,大聲說道:“楊經理,啥事?”

“大棚裡還有其他蔬菜嗎?能否再配一車?”

“黃瓜、番茄、柿椒,都有,差不多能裝一車。價格跟其他大棚一樣,要不然人家會罵我老王八。”

“可以,要好的,這次不是超市上架,我打算捐給武漢。”

“好啊,你咋送?”

“發物流。”

“別搞那個,還是我送吧,我的車消過毒了,路線也熟悉。”

“好,運費咋算?”

“說啥運費呢,給我加箱油就中。楊經理,老鄉要問起,咋說呢?得有個由頭吧?”

楊經理歪頭想了想,高聲說道:“就叫‘愛心菜吧!”

“啥?包心菜?大棚裡沒有啊。”

楊經理往前走了兩步,耐心解釋起來:“咱們河南是豫,湖北是鄂……”

老王打斷楊經理的話:“對,對,魚,鵝,都是一個圈子的,一家人。”

楊經理憋不住笑了,朗聲說道:“咱河南簡稱’豫,‘豫字十五畫,湖北簡稱’鄂,‘鄂字十一畫,多出來的四畫剛好可以寫個’心字。所以,咱送的菜就叫‘愛心菜!”

老王笑了,指了指他停在路邊的貨車。楊經理轉過臉去,這才看到車廂上掛著的橫幅——“河南愛心菜”。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六個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