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六十的林一眼在古玩一條街上開著一家瓷器店。大夥叫他“林一眼”並不是說他只有一隻眼,而是因為林一眼賞玩瓷器一眼準,從來沒有差錯。林一眼對生活沒有過高要求,他開這店純粹是為了愛好,為了消磨時光,並不指著這個吃飯。
這天在店堂裡,林一眼正和幾個老哥品茗聊天,有人走了進來。那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懷裡抱著一個上著鎖的老舊的匣子,怯怯地說:“林叔,這個筆洗您要嗎?”
大夥轉頭一看,認識,同一條街上的,姓侯,叫侯海泉。
林一眼忙站起身,說:“是小侯啊!什麼筆洗?開啟來讓我們看看。”
侯海泉把匣子放在櫃檯上,再掏出鑰匙開啟鎖,眾人忙圍過來看,只見裡面躺著一隻古色古香的筆洗。林一眼小心拿出來看了看,翻轉過來再一看,只見筆洗底部刻著六個藍色篆字:大清乾隆年制。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在座的幾位浸淫古玩行當久了,也都懂得一二,此刻個個看看筆洗,又看看林一眼,一言不發。這也算是這行當的規矩了,旁觀不語真君子。
林一眼目不斜視:“小侯,這東西你哪來的?”
侯海泉說:“是我爺爺傳下來的,一直在家裡擱著,反正打我小時候寶貝就在,再往上追根溯源我就不知道了。”
林一眼眼睛看著,手上把玩著,嘴裡讚一聲:“好東西!小侯,你要多少錢?”
侯海泉惴惴地說:“這個,叔,您知道的,我也不懂這行當,要不是家裡急用,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出手的。要不,您給兩萬行不行?”
大夥聽了還是不吱聲,可眼裡全是話。林一眼開口了:“都是老街坊了,我萬不能賺你錢,三萬好了。”
侯海泉聽了大喜,臉上露出壓抑不住的笑意來,說:“成,謝謝叔!”
兩人當即微信轉賬,侯海泉腳步輕快地剛要走,林一眼又說:“等一下。”
只見林一眼重又捏上鎖,把鑰匙交給侯海泉,說:“鑰匙你還是拿著。”
侯海泉一愣:“叔,這是什麼意思?”
林一眼一笑:“沒別的意思,拿著,聽叔的,沒錯。”
侯海泉一走,這邊可就炸開鍋了,個個爭著說:“林一眼,今天你可打了眼了,這玩意一看就是個仿品,還三萬哩,至多三百。”
林一眼啜口茶,不急不慢地說:“是嗎?”
有人說:“林一眼,你還不服氣?這樣好了,你再把東西拿出來,我把破綻指給你看。”
林一眼手一攤:“沒看到我把鑰匙還給小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