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自己找

[ 現代故事 ]

王老師在農村學校教語文,他特別喜歡古詩,不過以前農村教師待遇低,又要養家餬口,他沒工夫也沒條件走出去看看古詩中描寫的真山真水,心頭總生出絲絲縷縷的遺憾。

去年王老師退休了,兒子王新將老兩口接到縣城居住。這下時間有了,手頭也寬裕了,他就想同老伴雪琴出去看看。可出去坐高鐵、飛機要網上訂票,他就想讓兒子帶他們出去,可王新一直都很忙,王老師想歸想,卻一直不好意思提出來。他不會打牌,不會玩麻將,也不會玩智慧手機,只能帶帶小孫子,讀讀古詩,來打發無聊的日子。

王新是孝子,有回聽到父親在房間裡嘆氣,就問老孃,父親有啥心事。雪琴告訴兒子,他爹想帶著她出去看看,可年紀大了,兩個老人不敢單獨出去,只好念念書本上的山水。王新恍然大悟,暗暗下決心,想找個機會滿足父親的心願。

很快到了五一小長假,王新的公司難得放了三天假,正好上個月買了輛新車,王新同妻子陶芳商量,決定一家五口自駕去廬山,實現父親看廬山瀑布的心願。

王老師聽後喜出望外,放下手裡的書,雙手不住地來回搓著說:“好好,去廬山,你爹夢裡也想啊!”

當天吃好晚飯洗罷碗,王老師同雪琴回到房間,正高高興興收拾第二天出發的東西,不一會兒王新進來了。王老師看到兒子的神色不對,就奇怪地問:“王新,你……你有什麼事?”王新臉色尷尬,說不能陪兩位老人去廬山了。“出啥事了?”王老師心頭一沉。

雪琴也驚訝地問:“新兒,慢慢說,到底出啥事了?”王新告訴他們,今天他去公司上班,科長把他拉到一旁問:“小王,聽說你買了輛新車?”王新一聽就緊張起來,以為科長要向他借車,可科長自己有車,不會向他借,於是就回道:“對對,半個月前才買的,一般,上海大眾。”

科長告訴王新,他兒子談了個姑娘,約定“五一”自駕去廬山,酒店都訂好了。可他兒子的車出了點小故障,進了修理廠,他自己的那輛車太舊了,便想借王新的那輛新車。

王新為難地說:“趙科長,我……我……假期要帶著父母去廬山。”

科長笑著拍拍王新肩膀說:“小王啊,你是我們科的技術骨幹,好好把握,前程無量。做做你父母的工作,你下回帶他們出去也不遲。”科長是王新的頂頭上司,把話說到這份兒上,他也只好答應。

王老師聽後,臉色倒也平靜,點點頭說:“王新,你們科長有難事,借就借吧。我同你娘等下回,這回就不去了。”王新心裡很難受,感到對不起父親。

轉眼,“十一”長假要到了,王新有了主意,鼓足勇氣向科長提出請七天假,上回廬山沒去成,這回想報團帶父母去趟桂林,科長答應了。

王新馬上去旅行社訂了一家去桂林七日遊的團,並把報團的訊息告訴了父親。王老師一看日程,安排的個個都是精品景點,這些日子籠罩在他臉上的陰霾一掃而光,情不自禁吟起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廬山遊不成,桂林山水他也喜歡。

王新在一旁看了,心頭一塊石頭落了地。雪琴見老頭子的高興勁兒,也不住地撩起衣角擦眼睛。

再過三四天就要出發,看來一切順利,可讓王老師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這幾天兒媳陶芳正同王新進行著一場較量。

事情是這樣的,陶芳的父母聽說王新一家要去桂林,就打電話給女兒,叫王新去旅行社再添兩個名額。王新到了旅行社,得知名額已經報滿了。陶芳說她媽身體越來越不好,想把公婆的名額讓給她爹媽,趁還跑得動讓她爹媽出去走走,這次不去恐怕就沒有下回了。王新不肯答應,說不能再讓父母失望了。到後來陶芳生氣了,說她爹媽不去,她和兒子也不去。王新拗不過陶芳,面帶愧色,把陶芳的意見支支吾吾告訴了父母。

王老師聽後變了臉色,心裡像澆了涼水。他知道,兒子的丈母孃動過手術不假,可只是切了個膽囊息肉,並無大礙,怎麼就沒有下回了呢?分明是兒媳強詞奪理,不覺一陣心酸。雪琴忙替他捶背,一面捶一面勸:“老頭子,聽說呀,陶芳孃的息肉不是良性,說變就要變的,這回讓他們去吧,我們還有下回,不急的。”

王老師眼睛慢慢紅了,他朝王新揮揮手說:“只要你們夫妻好,我同你娘不去了。下回,你也不要再替我們報什麼團,世上元知萬事空,人老了,還奢望什麼?”他把陸游《示兒》一詩中的“死去元知萬事空”改了前面兩個字,可見他的心裡多麼失望與悲涼。

接下來的日子,王老師更加鬱悶了,也很少出房門,除了揹著手吟幾句古詩,一句話也沒有。有時候對著視窗怔怔地坐上半天,晚上睡眠也不好,半夜就醒來,常常翻身翻到天亮。

這可急壞了雪琴,害怕老頭子患上抑鬱症,想到他教了幾十年書,退休後連出去走走看看也難,不由暗暗落淚。

王新更難受,他知道父親的心結,可又不敢再向父親許願,擔心出現什麼意外。他幾回要帶父親去醫院看醫生,父親直搖頭,堅決不去。

雪琴經常到菜場買菜,同小區裡的阿姨們都熟悉了。有一回,有位姓張的阿姨見她愁眉不展的,就問她有什麼心事,講出來,不要悶在心裡。雪琴知道張阿姨是個熱心人,便把王老師的心事告訴了她。

張阿姨聽後一拍大腿說:“就這事啊,別急,王老師的事包在我身上,再過幾天,保證讓他開心得笑出來。”

幾天後,張阿姨拿著一張長江遊輪的日程安排,對雪琴說,坐豪華遊輪,來去十天,一同去的還有小區的不少老人,不用子女陪,自由自在,趕快同王老師一起報名吧。雪琴忙回去告訴了王老師。王老師接過日程安排,看到安排的景點都是古代大詩人遊歷過的地方,主要是這回出去不用再麻煩兒子了,也不再擔憂半路生出什麼事端來,不由得眉頭一展,立刻答應報名參加。

這回豪華遊輪十日遊,從南京到重慶,逆流而上。晚上睡船上,單獨房間,吃自助餐,還有五花八門的娛樂專案。白天由專車接送到景點,讓王老師遊覽了廬山、岳陽樓,還有氣勢磅礴的三峽、劉備託孤的白帝城。由於王老師早從書本里熟悉了這些景點的人文,每到一個景點,就情不自禁當起了義務講解員,興致一來,抑揚頓挫吟幾句相關的古詩,把一起來的老人聽得有滋有味的,都誇王老師有學問,就連雪琴也沾了光,被人恭敬地喊作王師母。這次王老師帶著老伴遊得盡興,遊得風光,遊得自在,不用看子女臉色,一路上導遊服務又周到,還結識了許多老年朋友,讓他像重活了一世似的,想不到人老了,原來還有如此美麗的夕陽。

十日遊結束,張阿姨大聲對他們說:“老年人的快樂,不要指望兒女,他們工作忙,自有難處。我們退休了,趁身體還可以,呼朋結友,快樂自己去找。”

原來張阿姨是社群裡的退休幹部,看到小區的老人寂寞,就想出了這個主意,多為老人組織活動,讓老人的晚年過得快快樂樂。

張阿姨的話,引起了王老師的強烈共鳴,手一揮,吟了一首他的即興之作:“白駒過隙人生夢,昔日為兒為女忙。今日為己為伴樂,夕陽美好莫迷惘。”引得大家拍手叫好,都說下回出去旅遊,王老師一定跟他們去啊……

王老師開心地回答:“一定,一定……”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