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支鋼筆

[ 現代故事 ]

一、老師是猶太人

二戰時期的德國,一座納粹集中營裡關押著許多猶太人,凡是進來的,都沒有活著出去的。一個叫庫伯的獄警,目睹了太多次屠殺,暗暗動了惻隱之心。可一個小小的獄警,怎麼能管得了這些呢?他只能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盡力對那些人好一點。

庫伯愛好寫詩,也是他在這裡打發時光的好方法。這天,他正在崗樓上值班,為一句小詩搜刮枯腸的時候,無意間看了一眼窗外,在操場上放風的人群中,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背影。那個人正昂首望著天空,可天上連一隻小鳥也沒有。

庫伯終於想起來了,他就是自己初中的語文老師伯恩。

伯恩是對庫伯影響最大的老師,他不僅是個好老師,也是位詩人,經常在報紙上看到他的大作。當年庫伯就是因為得過伯恩的指點,才喜歡上寫詩的,庫伯一直對這個老師心懷感激之情。

庫伯很久沒見到老師了,卻沒想到伯恩到了這裡。

庫伯沒心寫詩了,走出門去,像檢查犯人活動似的,在他們中間穿梭。等走到伯恩跟前,伯恩也看到了庫伯,兩個人借擦肩之際,庫伯簡單地說了句:“老師,你在這裡?”

伯恩也說了句:“我是猶太人。”

他們不能再說下去了,這裡畢竟是監獄。

回去後,庫伯就想:怎樣能幫到老師伯恩呢?這裡到處是警衛,到處是鐵絲網,還要過十幾道關卡,逃出去根本不可能。伯恩註定要死在這裡,如果儘自己的力量幫老師一點小忙,讓他在集中營裡過得舒服些,還是能行的……

第二天,放風的時候,庫伯又悄悄接近伯恩,說:“老師,你需要什麼嗎?”

伯恩愣了一下,低聲說:“我需要鋼筆和紙。”

庫伯點了下頭,若無其事地離開了。

二、交換無人察覺

辦公室裡,庫伯拿著鋼筆直愣神。這支鋼筆,還是他結婚時,妻子送他的禮物,用了好幾年了。如果給了伯恩,他怎麼辦呢?可這是伯恩的要求,甚至是臨終的要求了。

庫伯突然靈機一動,想出了個好辦法……

幾天後,庫伯正好到城裡辦事,他順便找到一家鋼筆店,買了一支一模一樣的鋼筆,那鋼筆價格不菲,幾乎花去了他半個月的工資。

再回到監獄,他把那支鋼筆打滿墨水。等再一次放風的時候,他又悄悄靠近伯恩,把鋼筆和一圈小紙放到伯恩的手裡。兩個人什麼都沒說,只一擦肩就過去了。

又過了十幾天,等庫伯把墨囊裡的墨水用完了,猜測伯恩老師也應該用完了,他把鋼筆打滿墨水,再找個機會靠近伯恩,兩個人悄悄交換了鋼筆。庫伯回來又把鋼筆打滿了墨水……

監獄裡的墨水是公用的,沒人計較他打多少墨水。雖然兩支鋼筆有新舊之別,可誰又會在意別人的鋼筆呢?

庫伯與伯恩,相互交換鋼筆幾個月了,做得神不知鬼不覺,沒有任何人有所察覺。庫伯守口如瓶,連妻子也沒說過,當然他也沒問伯恩要鋼筆什麼用。

幾個月後,庫伯還沒用完墨水,伯恩在放風的時候,故意對他眨了眨眼。庫伯意識到,老師一定有什麼緊急的事。他匆匆把鋼筆打滿了墨水,又與伯恩交換了鋼筆。可庫伯再打墨水的時候,卻發現墨囊上還纏著一張小字條。展開來,上面寫著一句話:後天,坦茲鎮公墓,給第三排6號墓獻上一朵玫瑰花,拜託了。

庫伯一算,後天是6月13日,老師要自己到公墓裡獻花,是什麼意思呢?那個墓主人又是誰呢?但庫伯知道,這一定對老師非常重要,要不他不會冒這麼大險請求自己。

月13日,庫伯向集中營請了假,騎著摩托車到監獄門口時,正碰上掏糞車進來。雖然車是空的,他還是捂住了鼻子。集中營的廁所,隔一段時間就要請掏糞工來掏一次。掏糞工是個老頭,只有他進出不用通行證,大家都捂著鼻子放行。

伯恩所說的公墓,離集中營不遠,庫伯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他買了朵玫瑰花,找到公墓的第三排,6號墓。就見墓碑上刻著:亡妻愛麗絲之墓。

一個個子不高,又有些清瘦的女人的形象,便閃現在庫伯眼前。他這才想起,伯恩的妻子叫愛麗絲,他讀書的時候,經常在家屬院裡碰到她。幾年不見,沒想到她已經去世了。

庫伯給愛麗絲墓前放上花,又默默地站了一會兒,才轉身離開。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快車司機
下一篇: 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