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鄉村故事)

[ 現代故事 ]

曹利民從部隊轉業時,選擇了自主擇業。他回到村裡,租下了一個水庫和水庫邊的荒山,水庫養魚、養鴨,荒山種水果,果園套養土雞,日子過得倒也充實。

曹利民在部隊幹到了副營長,當兵十幾年,戰友多得很,光是在縣城當幹部的就有好幾個,這其中就包括鄭清。

鄭清在部隊是營長,比曹利民早幾年轉業。在部隊時,兩人雖不在一個營,但因為是老鄉,關係一直處得不錯。曹利民轉業後要辦農莊,手頭有些緊,跟鄭清借了十幾萬,連利息都不用付。鄭清開玩笑說,利息不要,到時來釣魚吃土雞可不能收錢。曹利民笑哈哈地說沒問題,雞鴨魚肉管飽,高粱酒管夠。

曹利民可不是開玩笑,待農莊步入正軌,便經常邀請鄭清來農莊,釣魚、摘果、喝酒、吹牛。次數說不上多,但也不少。雖然鄭清是幹部,但這純粹是戰友之間的感情來往,倒也不違反什麼規定。

鄭清的職務是縣交通局副局長,手頭上還是有些小權力的,也曾私下問過曹利民,有沒有什麼事需要他幫忙。曹利民雖然開的是農莊,但還真有事能求到鄭清。

從楊柴路到農莊,有一公里的山路,因為常年失修,早已是坑坑窪窪。鄭清讓曹利民打個報告,到時想法子撥些款子來。曹利民也有些動心,但想了一晚上,還是婉言謝絕了,他找了幾個村民,自己掏錢將路整平,鋪上了水泥。

鄭清說:“老曹,你也太古板了,修橋鋪路,我們交通局可以做,不違反原則。”

曹利民搖搖頭,“不太好,你要是撥錢修了這路,下次還能到我這兒喝酒嗎?”

鄭清想了想,覺得曹利民說的話有些道理。

曹利民依舊經常邀鄭清來農莊,吃鮮魚土雞,果子成熟了,還讓鄭清帶著家人來採摘。當然,喝酒是必須的,酒後必定閒扯當年部隊的往事,說到情深處,兩個大男人,時常淚流滿面。

在村裡,曹利民口碑也不錯,年關乾塘捕魚,每家每戶送兩條新鮮草魚,山上的果子大人小孩也摘上幾個嚐鮮。曹利民是村裡唯一當過幹部的,雖然轉業後成了一介平民,但鄉里鄉親的還是挺信任他。大事小情,包括鄰里糾紛、婆媳口角,都來找曹利民主持公道或者給拿主意。有時村裡的事也請曹利民出面幫忙,比如搞新農村建設,涉及一些廢棄破舊房屋的拆除,工作不好做,鄉里書記就請曹利民出面。

鄉書記由衷感嘆,這老曹,到底是在部隊幹過的,要是改選時能請他出任村支部書記,這村裡的工作肯定呱呱叫。於是鄉書記便攛掇幾個村裡的老黨員去找曹利民。一連找了幾次,曹利民心一軟,竟然應了,果然改選時高票當選。

鄭清不解,問老曹:“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放著縣裡的幹部不當,偏當這村幹部。”

曹利民笑著說:“既然老百姓信任我,怎麼好意思推辭?再說了,能為村裡老百姓做點事,也算對得起部隊多年的培養。”曹利民頓了下,兩眼盯著鄭清,“只是,往後不能請你經常來農莊喝酒嘍。”

鄭清不解,問道:“我們是戰友,喝你兩杯酒有什麼問題?”

曹利民說:“如今我已經是村支書了,老是請你鄭局長喝酒,老百姓難免懷疑我用了村裡的錢。時間久了,你說,老百姓還能信任我嗎?”

鄭清想了想,覺得曹利民說的話有道理。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時時都要告誡自己,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風雨仁心堂
下一篇: 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