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傍晚,姚彩英一回到家,就撲在母親懷裡哭。
姚母一臉驚訝,拍著女兒的肩膀問:“閨女怎麼了?聽李嬸講,你當選咱們龍潭村黨支部書記了,這是喜事,為什麼哭啊?”
姚彩英抹乾淚水,說道:“媽,我是覺著委屈。我這兩年努力拼命地工作,可他竟然說我一個姑娘家,幹不了村黨支部書記,全村二十五個黨員,就他沒給我投票。”
姚母怒目圓睜,問道:“他是誰呀?有這個能耐來反對我閨女?”
姚彩英一聽這話,忍不住破涕為笑,說:“媽,您這態度,是想打架啊!”
“當然,誰欺負我閨女,我就和他沒完。”姚母使勁兒握緊拳頭說。
“媽,他沒有欺負我,只是認為我才二十多歲就當村黨支部書記,太年輕,所以沒給我投支援票,他說保留這一票,直到我成為一名合格的黨支部書記,他才會投我。現在我想通了,保留一票也好,總有一天,會讓他看到我的進步。”
晚飯過後,躺在床上的姚彩英久久不能入睡。白天黨員會議休息期間,父親和她說的話一直在她耳邊迴響:“彩英,不是我不贊成你當選,咱們村經濟不景氣,你一個年輕姑娘,能把村裡的經濟搞上去嗎?你如果有辦法把咱們村的經濟搞上去,我就支援你做黨支部書記。”
第二天早上,姚父起床後出了屋,路過女兒房間,看到房門大開,姚父問:“彩英娘,彩英一大早就出去啦?上哪兒去了?”
姚母答道:“有事出去了。閨女大了,有她自己的想法,我們做長輩的就別管她了。”說完,便氣沖沖地走進了廚房,“哼!老姚,別以為我不知道,昨天黨員會上準是你給彩英投了反對票。彩英念大學時就入了黨,你這當父親的,對閨女太過嚴厲了。”
姚母話音剛落,姚父笑了:“彩英娘,不是我嚴厲,彩英還沒成家,思想不成熟。咱們村地多人多,有知識的人才少,難開展工作。前任張書記幾年都沒有做出成績,她一個姑娘家能有什麼辦法?所以我不支援她當黨支部書記。”
“彩英是個要強的人,她今天一大早就出去了,如果有什麼閃失,我可對你不客氣。早飯我不做了,你自己看著辦吧!”姚母說完,氣呼呼地向外走去。
幾天後,姚彩英回到了家。看到女兒帶回一大包有關電子商務的書籍,姚父才明白,女兒是去學習了。他笑著說:“彩英,學習是可貴的,但要用在實處,把知識變成能力。不然你不如跟我學做豆腐。”
姚母聽了面露不悅,說道:“閨女要學習,你應當支援她。俗話說,人生有三苦,撐船、打鐵、賣豆腐。你這‘姚記豆腐難道就不想創新一下?”
姚彩英在旁笑著說:“我準備先在我們姚記豆腐上進行試點,搞電商銷售。”
一個月後,姚彩英開始把姚記豆腐掛在網上進行銷售,效果還真不錯,純有機大豆磨成的姚記豆腐,一個月的銷量相當於姚記以前三個月的銷量。姚母開心地對姚父說:“怎麼樣?女兒的電商沒白搞吧!老頭子,快,快把缺的那一票補上。”
“不能補,我們姚記豆腐品牌雖然打響了,可她還沒幫村裡的鄉親們呢,我不能補。”
姚彩英向父親豎起了大拇指,說道:“爸,您放心吧,咱們村的農副產品情況我基本摸熟了,您就等著好訊息吧。”
幾天後的一個傍晚,姚彩英去了張伯家的鐵匠鋪子。張伯年近八十,家在村西口,妻子早亡,沒兒沒女,就靠打鐵為生。走進張伯家,看到張伯正在吃飯,姚彩英笑著問:“張伯,您吃什麼好吃的呢?”
張伯看她進來,笑著說:“彩英來啦。我吃的可是好東西,你瞧,雞蛋炒乾飯,腰花、肉片湯。”
姚彩英一看八仙桌上,哪有什麼“雞蛋炒乾飯”,就是玉米混合白米煮的飯;“腰花”也不是腰花,而是一碗青蠶豆;“肉片湯”則是紅薯乾片湯。看到這裡姚彩英不由眼睛一酸,流下了眼淚,她握著張伯的手說:“張伯,我……我這個書記不稱職啊……”
張伯忙安慰她說:“彩英啊,我們老年人吃素好!現在的日子可比以前好多啦!改革開放後咱們村大變樣,現在我每月還有農保錢,我唯一的願望就是不想讓我這打鐵的手藝失傳啊!”
“您放心,張伯,我一定不會讓張記鐵匠手藝失傳。”說完,姚彩英給張伯家的鐵匠鋪子拍了照,放在村裡的農商網進行宣傳。
第二天傍晚,就有客戶打來電話,要考察張記鐵匠鋪,如果滿意的話,他們想聘請張伯做技術顧問。
聽到這個好訊息,姚彩英興奮得一夜沒睡,天一亮,她就來到了張伯家,把這個訊息告訴了張伯。
第三天下午,客商如約而至,姚彩英詳細地為客商做了介紹。
聽完她的講述,客商對張伯的鐵匠手藝十分滿意。臨走前,那個客商讓一個青年人留下,讓他跟著張伯學打鐵。
姚彩英為張伯感到高興,張記鐵匠鋪的傳承終於有了著落。
夜深了,姚父姚母忙活完,正準備熄燈睡覺時,看到彩英房中還亮著燈,姚母就想去敲門,被姚父拉住了,他輕輕地說:“別打擾女兒了,她現在正忙著呢。走吧。”說完,倆人便悄悄離開了。
牆上的掛鐘嘀嗒嘀嗒地走著,姚父翻來覆去睡不著。不一會兒,他起床下樓進了廚房,弄了一碗豆腐腦,上樓輕輕地敲了敲姚彩英的房門。
門沒閂,姚彩英開啟了房門。姚父進屋把豆腐腦放在桌子上,笑著說:“彩英,都半夜了,吃了豆腐腦休息吧!”
一年後,姚記豆腐店和張記鐵匠鋪都有了好收益,在村黨支部書記姚彩英的帶領下,村裡魚蝦蟹玉米大豆等農副產品迎來了好收成,電子商務銷售也越來越興旺,龍潭村電商銷售一下子就在鎮裡出了名,獲得“農村電子商務示範村”的榮譽稱號,獲得榮譽的同時也得到了相關政策和資金扶持。有了這些資金,姚彩英積極主動地將它們用到實處,帶領村民開辦了豆製品加工廠,獲得了市裡“信得過產品”稱號。
不久,在姚彩英的組織下,龍潭村成立了“蟹鄉”協會,協會經常組織全村經營戶進行培訓和外出學習,進一步提升了村民的經營理念。
這一天,黨員春訓會又到了,在黨員民主測評會上,姚父扶著張伯來到現場,張伯拉著姚彩英的手高興地說:“彩英,你是我張記鐵匠鋪的大恩人啊!感謝龍潭村選出了這麼好的黨支部書記。”
姚父也很感嘆,他對著大夥說:“作為老黨員,三年前,我欠姚書記一張支援票。今天,在這次民主測評會上,當著大夥的面,我要親手給她投上這一票。我們村能有今天的富裕興旺,這和黨的領導,還有全村人的努力分不開。我今天要說,彩英是一名合格的村黨支部書記啦!”
看到兩位老人的舉動,姚彩英熱淚盈眶,她眼含淚水笑著說:“張伯,爸,謝謝你們的鼓勵,為大家付出汗水和努力,是我們做黨員的本分,也是我作為村黨支部書記應盡的職責。為迎接建黨一百週年,我們每一個黨員更要加倍努力,作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我們青年人要珍視大時代,把握大機遇,不負韶華,不負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姚彩英的話音剛落,大夥紛紛熱烈鼓起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