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魁張

[ 現代故事 ]

鵝城有個張三炮,是個愛茶如命計程車紳。茶,也不是啥茶都行,他只喝太平猴魁。大紅袍、碧螺春、雀舌茶,任你說得再好,他都不看一眼。張三炮常說:“茶品如人品,啥茶都喝,那成啥人了?這事我不幹。”於是,人們私下戲稱他 “猴魁張”.

猴魁張——還是稱三炮吧——有個隨從,姓王,臉兒造型獨特,酷似挖空的水瓢,四周凸,中間凹,一對眼珠活脫脫瓢瓤裡的兩粒黑籽兒,人送綽號“王瓢”.三炮不管去哪,他都會問:“老爺,茶壺拎上麼?”

三炮手一揮。不用說,那就得沏好拎上,茶自然是猴魁。赴宴、聽戲、遛彎,甚至參加族中老太爺葬禮,三炮都不忘帶上自己的壺。

1941年,鵝城被日軍侵佔,日軍司令是龜田大佐。不久,三炮被龜田請進司令部,接受任命。同去的,還有鵝城雅士孫厚安。出來時,三炮精神煥發,成鵝城市長了。第二天,正要出門去市府呢,王瓢早泡好了猴魁拎上。三炮要過壺,將泡好的猴魁茶全倒了。王瓢不解。三炮說:“從今兒個起,只喝太君的櫻花茶。”

再一細瞧,三炮穿著也改換了門庭,穿著訂製的市長禮服,胸口還繡了狗皮膏藥師臉上貼的那種logo——一塊小白布,中間塗著紅圈,像極了舞臺上的小丑。王瓢張大嘴巴,半天合不攏。再聽老爺說話的腔調,也變了,“呦西呦西”,連一向挺直的板腰也彎了,宛若一隻煮熟的蝦子。

起初,鵝城百姓聽了,還以為三炮誇日本娘們“腰細”的。王瓢賠著笑臉給大家解釋,那是大日本子民說的話,是“很好”的意思。轉頭見三炮沒注意,王瓢一口唾沫就砸到了地上。

可巧讓老學究鄭三爺瞧見了。鄭三爺是誰?鵝城赫赫有名的私塾先生。他向王瓢悄悄豎起了大拇指。睥睨著三炮,鄭三爺駝了多年的背硬是挺了起來,昂著頭走了過去。三炮自然瞧見了鄭三爺,笑了笑,右臂揚起,手掌張開,狠狠地向下做了一個劈的動作。見著的人從心底裡替鄭三爺捏一把汗。

除了王瓢,誰都不知道一向交好的鄭三爺、張三炮何時結仇的。話得從三炮族人張老漢說起。他路上遇見鬼子,忘記了哈腰,被鬼子一腳踹倒,半天爬不起來。鄭三爺過來找三炮:“你是有頭有臉的市長,去通融通融,哪能讓我們見到鬼子就哈腰呢?”

三炮像是沒聽見,兀自喝茶,嘬然有聲。臊得鄭三爺滿臉通紅,拂袖而去。

王瓢忙勸三炮:“老爺,都鄉里鄉親的,不如聽他一回,面子上也過得去。”三炮怒目圓睜:“說得輕巧,可你得摸摸自己脖上長了幾顆腦袋!”

不單這件事,有一回,三炮聽大家談論鬼子殺人時,起初,眼皮耷拉著,像是沒聽到,半晌,慢悠悠喝了一口櫻花茶後,惡狠狠說:“下次再讓我聽到你們瞎叨咕,小心死啦死啦的。”

大家聽了,忙閉了口。站在不遠處的王瓢揚揚手,低聲喝道:“狗!”——像是驅趕狗,然而,邊上並沒見到狗。三炮似乎有點耳背,照舊喝茶。好心人忙用手抵抵王瓢,意思當心點,可別讓三炮這傢伙聽到。

人們還發現,三炮再不對茶評頭論足了,“茶品如人品”的話自然成了過眼雲煙。

自打出任市長後,鬼子不時上鵝山掃蕩,三炮親自領著。他有他的理兒,龜田太君對鵝山不熟,不熟就有兇險,還是自己代為效勞才安全。龜田也樂享其成,連連表揚他呦西。三炮的腰哈了再哈,恨不得頭頂到地板。王瓢低下頭,暗自尋思:那保安司令孫厚安為甚不去呢?

每回上山掃蕩,王瓢都拎著茶壺,沏著櫻花。可惜,這茶沒給三炮帶去一點好運,進山掃蕩多次,連八路的影子都沒見著。回城時,鬼子扛的槍上大多掛著各色山珍,野兔野雞,不像打仗倒像是打獵,有時還能捕獲野狼野豬。

鄭三爺竊笑。起初,龜田也很不高興,繃著臉。三炮自然還有他的理兒。他哈著腰報告:“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野獸們跑得多快,腦瓜子多狡猾,現在皇軍拿活貨練槍法,將來一旦用上,個個身手敏捷,個個都是神槍手。”

聽得龜田心花怒放:“張桑,你的腦瓜子大大的狡猾,呦西,呦西。”

1943年8月的一天夜晚,烏雲密佈,不一會就下起了瓢潑大雨。鵝河湍急的河面上,突然冒出一排排竹筏,箭一般駛向東城牆。靠岸後,一個個全副武裝的人躍上河岸,城牆上早有人甩下繩索,大家攀援而上。城牆上值守士兵早被三炮召了下去,連同大佐官邸的守衛,此刻正興高采烈,歡聚一堂。鵝城大酒店張燈結綵,慶功酒會高潮迭起,一會兒工夫,鬼子們大多一醉不起了。

突襲者包圍大佐官邸時,龜田酩酊大醉,剛入夢鄉。那一刻,他夢見了日本天皇召見他,賜給他一柄明晃晃的長劍。他喜不自禁,用手去摸,發現那劍冰冷徹骨,寒意順著指尖,瞬間襲上脖頸。

“別做夢了,龜田。”有個熟悉的聲音喊他。

龜田睜開眼,卻見三炮手持長劍,正按在他的脖子上。四周站的都是陌生的面孔,個個怒目圓睜。龜田一激靈,敢情那劍並非天皇所賜。

翌日,鵝城到處傳講:八路軍偷襲了鵝城。還說三炮不是漢奸,而是地下黨。那王瓢呢,早被日本人收買,發展成了內奸,奈何三炮演戲太真。王瓢心中存疑,不敢亂猜,向龜田報告無憑無據的事,龜田當然不信。

說起三炮的茶壺,壺裡結垢很厚,垢自然是多年的猴魁茶積澱而成,哪怕櫻花泡得再多,可三炮飲出的味道仍舊是猴魁。得知真相的鄭三爺羞愧不已,本想登門致歉,可張府已人去樓空。有人說,三炮帶著家人跟隨八路軍東進了。不久又有人說,三炮在一次戰鬥中犧牲了。這在後來得到印證,鵝城為三炮建了一座衣冠冢。

多少年後,還有人納悶:鬼子上山掃蕩,為何三炮帶隊?其實,那心狠手辣的孫厚安本想在鵝城掀起腥風血雨,奈何被三炮用心設計,龜田哪敢再用!

據《鵝城志》記載,張三炮祖籍安徽黃山,上溯三代以跑茶為生,經營的猴魁聞名遐邇。後因三炮的曾祖父資助革命黨,被晚清政府通緝而避逃鵝城,從此不再跑茶。至於張三炮本人,全書惜墨如金,就像他本人一樣,成為鵝城一個永恆的謎。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高小生
下一篇: 黃昏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