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環縣洪德鎮苗河村的解家塬,有一個長慶油田的單井井場,名叫“羅141-22”,楊孝興是這個井場的駐井工。
楊孝興出生於1962年,曾在新疆當兵15年,1996年轉業到長慶油田建設工程處,2013年轉崗到採油七廠耿灣作業區,成為駐井工。楊孝興老家在甘肅寧縣和盛鎮農村,父親早年去世,兩個妹妹先後嫁到他鄉。母親張粉蘭已經80多歲了,自從患上腦動脈硬化後,2016年又患上嚴重的失憶症,出門就迷路,見了親戚都不認識。楊孝興多次帶母親到慶陽、西安等地求醫,也不見效果。從那時起,母親張粉蘭的生活徹底離不開人了。
每天上班時,楊孝興總會擔憂:母親這會兒在幹啥呢?心裡掛念,他就打電話問老家的人。村裡的人見楊孝興不停地打電話回來,煩了,都懶得接他的電話了。
楊孝興曾給母親請過一位保姆,可第二天保姆就打電話說:“這個保姆太難當了,給我多少錢我都不幹了,請您另找別人吧!”
楊孝興也想過讓住在西安的愛人回去照顧母親,但愛人體弱多病,幾乎每月都得住一回醫院,泥菩薩過河,她哪能照顧得了母親?
這不行,那不行,楊孝興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2016年4月的一天,楊孝興壯起膽子,叩開了領導辦公室的門。面對領導,楊孝興“吭哧”了半天,開不了口。領導望著楊孝興,疑惑道:“老楊,你有什麼事就快說吧。”楊孝興鼓起勇氣說了家裡的困難,最後終於把憋在心裡的話一吐而快:“我……我想把母親帶到井場上去!”
領導驚呆了:帶著一個80多歲的老人上井場,還是個身體不怎麼樣的老人,這哪能行?即使是個健康的人,也是一件史無前例的事呀!不過領導由此看到楊孝興的孝心,楊孝興,孝心興大義,這正是延續了五千年的中華傳統美德啊!
楊孝興眼裡閃動著淚花:“就讓我試一個月吧,不行再說。”
領導斟酌再三,最終同意了,並和楊孝興約法三章:一、不影響工作;二、注意安全;三、有什麼困難,及時找單位。
就這樣,楊孝興揹著母親來到了“羅141-22”單井井場,獨自扛起了照顧母親日常生活的擔子。
楊孝興所在的耿灣作業區應急六班得知他母親的情況後,幾次提出要把楊孝興調整到井區部工作,便於大家一起幫忙照顧,但楊孝興考慮到老人起居不正常,怕影響他人休息,都婉言謝絕了。楊孝興說:“照顧母親是我一個人的事,能把母親接到這裡,我已經很感謝單位了,不能再給大家添麻煩。”
就這樣,在小小的井場裡,楊孝興邊工作邊陪著母親。每天清晨,楊孝興幫著母親穿衣、起床、洗臉、梳頭,貼心照料著她的所有飲食起居,同時,不折不扣地做著崗位上的一切工作:憋壓取樣、資料錄取、投球測溫、擦拭井口。有時工作忙不開,楊孝興就讓母親在老鄉家裡坐一會兒,等手裡的活兒幹完了,再去把母親接回來。
井場周邊四面環山,人煙稀少,能夠活動的地方也只限於井場的生活區。陌生的環境加上愈發嚴重的失憶症,使得老人的心理狀況極差,井場上稍微有點響動,她就會受驚,每次都會大小便失禁,有時楊孝興一天要給她換幾次衣服。
楊孝興每天都把房間收拾得乾乾淨淨,他還在井場周圍採集了一些野花,放在母親床頭,溫馨的小屋窗明几淨,沒有異味,完全看不出是一位患病老人住的房間。為了不讓老人感到寂寞,楊孝興經常在工作之餘給老人講寬心話,陪她看電視,有時還會讓女兒錄製小影片發到自己手機上給老人看。老人總健忘,愛嘮叨,楊孝興卻總是不厭其煩,認真、耐心地傾聽。
這天,楊孝興把一張板凳搬到井場上,他讓母親坐到板凳上,自己站著,拿一把梳子給母親梳頭。暖暖的太陽照著,母親拿著一面鏡子,看著鏡子裡的兒子在給自己梳頭。看著母親的臉一天比一天紅潤,楊孝興的心裡甜滋滋的。突然,母親問:“這裡是哪兒呀?”
楊孝興笑著答道:“家呀!”
“真的是家嗎?”
楊孝興一本正經地說:“有兒子和你在一起,不就是家嗎?”
一股暖流流淌在母親心間,她笑了:“家好,在家裡好……”
楊孝興不願調到井區部工作,井區的幹部、員工們就隔三岔五到井場上幫忙,陪老人說說話。
有一天,一個員工問道:“老楊,你菜裡怎麼總不見肉?”楊孝興說:“我母親患腦動脈硬化,不能吃肉。”
“你每天工作量這麼大,不吃肉怎麼行?”
楊孝興笑著說:“我還年輕,沒事,挺好的。”
楊孝興的孝順也感動著周圍的老鄉,平時他們會送來一些自家種的蔬菜水果;逢年過節家裡有好吃的,也不忘送一份過來。鄰居們提起楊孝興的孝行,無不交口稱讚:“老楊這麼大歲數,還能這樣盡心照顧自己的母親,真是石油人裡的大孝子,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楊孝興的細心照顧下,老人的病情有所緩解。看到母親的變化,楊孝興很高興,他不善言辭,但心想一定要把活兒幹好,不能辜負單位和同事們的關心和幫助。他先後看管的三個井組都被評為作業區“優秀示範井場”,他先後被評為採油七廠“先進生產者”和“優秀共產黨員”.2018年2月,楊孝興獲得“感動石油十大人物”稱號。2019年9月,長慶藝術團根據他的事蹟改編的原創舞蹈《母親的微笑》,獲得了第七屆中國石油職工藝術節舞蹈大賽金獎。
楊孝興,一位普通的石油漢子,一直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著中華美德。
楊孝興說:“作為兒女,伺候老人是孝道,幹好工作是天職。我當過兵,又是一名有著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更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