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頭匠和喝麻醬的男人

[ 現代故事 ]

1.喝麻醬的怪人

民國時期,豫西山區有個桑樹溝鎮,鎮裡有個剃頭匠叫李結實,因為過於憨直,加上說話有點磕巴的毛病,三十多歲仍未成家。他們家剃頭的手藝是祖傳的,從他爺爺挑著剃頭擔子逃荒來到這裡,到現在擁有自家的剃頭鋪子,剃頭這個手藝在他們老李家已經傳了數十年。

那一天,李結實的活兒有點多,一直到晚上掌燈時分,才送走最後一個客人。李結實早已餓了,他關了店門,下了一碗稀麵條,剛要吃,忽聽門板“啪”的一聲響,似乎是有人敲門。他撂下筷子,走過去開門,門外卻空空如也。

李結實回到屋裡,剛挑起一筷麵條,“啪……啪……”門又響了,這次是兩聲。李結實只好再次去開門,還是沒人。他的憨脾氣上來了,對著空蕩蕩的大街喊道:“誰……誰呀?黑燈瞎火的,別擱那兒嚇……唬人!”

“我。”這時候,有一個嘶啞的聲音,從對面街角的暗影裡傳來。李結實取來油燈,過去一看,嚇了一跳:那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蓬頭垢面、鬍子拉碴暫且不說,讓李結實感到驚愕的是,這人不到一米高,竟然沒有雙腿!這下李結實明白了,這年月兵荒馬亂的,經常有走投無路的殘疾人,來他這裡找口飯吃。那人行動不便,剛才的“敲”門聲,想來是他用石子投的。

李結實從屋裡把自己的麵條給中年人端了過來,不料,那人卻拱手謝絕了。李結實愣了,又掏出一點零錢遞了過去,那人再次擺手,拒絕了。李結實有點蒙了,不解地問:“啥都不要,黑燈瞎火的,你找我……弄啥?”那人似乎有些礙口,停了一會兒才說:“師傅,家裡有沒有小磨油?有的話,給我半碗,我給你錢。”李結實一聽,更迷糊了:“你要找小磨油……幹啥?”

“唉!”那人嘆了一口氣,說道,“這個,實在不方便說。麻煩了!”那時候,小磨油相當奢侈,一般人家吃不起,李結實是個窮剃頭匠,家裡也沒有。那人一聽李結實說沒有,又說道:“芝麻醬也行。”李結實又搖搖頭,說:“芝麻醬也沒……沒有。”那人聽後,沉默了一會兒,兩手各拿起一個磚頭大小的木塊,支撐著身體,轉身慢慢“走”了。等他走出牆角的暗影,李結實才看清,這人原來是有腿的,只不過腿有些毛病,不能走路,他兩條腿盤坐在一塊托盤大小的木板上,木板的四角繫了繩子,掛在他的脖子上。看著那中年人漸漸“走”遠,李結實心中不忍,追上前去,說道:“老哥,你等一下,我去給你找芝……麻醬!”那人一聽,喜出望外,連忙拱手致謝。

后街衚衕裡有一家油坊,位置有點偏僻,像中年人這樣的外鄉人,一般找不到。李結實說話還不利索,要是給他指路,恐怕得費點勁;又怕他行動不便,就算他知道油坊的位置,天也黑了,人家也不會給他開門。那年月,半夜敲門,不是熟人,沒幾個敢開門的。李結實一想,算了,好事做到底,於是,面也沒來得及吃,拿了一隻空碗,一路小跑,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幫那中年人買來了大半碗芝麻醬。那人如獲至寶,雙手捧著那個粗瓷大碗,“咕咚咕咚”,一口氣喝了個底朝天。喝完,還意猶未盡,用黑乎乎的手指頭,把整個碗邊颳了一圈兒,塞進嘴裡,吮吸得乾乾淨淨。

把碗還給李結實後,那中年人從口袋裡掏出一塊銀元,一邊道謝,一邊把銀元往李結實手裡塞。李結實忙說:“這位大哥,一碗芝麻醬,不值啥錢,你也不容易,錢留著以後自個兒……用吧。”

那人聽李結實這樣說,也不再推讓,低頭想了一會兒,對李結實說:“師傅,這樣吧,在下粗通周易,略懂陰陽。我給您看看貴宅的風水吧。要不然,在這夜裡,麻煩您大半天,於心難安。”實話說,李結實父母早喪,這些年一個人生活很不順心,早就有心求個高手看看了,聽這中年人這樣說,正中下懷,也就答應了。於是,那中年人藉著月光看了一陣子李結實的宅院,又趁著燈光仔細端詳了李結實的五官,說道:“師傅,您宅心仁厚,必有後福,且蔭及子孫,這個自不必說。您這宅院,門對青山,戶納綠水,匯玉屏山和清水河之靈氣於一體,堪稱方圓數十里第一吉宅。不出意外的話,五代之內,必出狀元!日後,無論多困難,宅院千萬別轉手。切記!師傅保重,在下告辭了。今日一碗芝麻醬之恩,若有機會,日後必當厚報!”說完,中年人用兩塊木頭“磚”撐著,慢慢遠去了。說來也怪,雖然只喝了大半碗芝麻醬,那人的精神和氣力明顯見好,“走”得比以前快多了,沒多大工夫,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等人走後,李結實想想,這人說的是江湖套話,還什麼“五代之內出狀元”呢,現在都民國了,袁世凱的兒子也當不上狀元了!再者,自己現在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連個媳婦都沒有呢!想到這裡,李結實搖搖頭笑笑,回屋熱了麵條,吃完就睡了。

李結實哪裡會想到,隔牆有耳,那中年人的一番話,卻給他帶來了大麻煩。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追捕克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