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樑有幾百畝果樹。蘋果、梨、蜜桃、李子、杏,分成好幾個大果園。
老魁的果園在山樑的最頂端,最小。再往上,便是斧削刀砍般的萬丈懸崖。
雖說位置靠上,但承包費也便宜,別人家一畝一千塊,他家一畝僅三百塊。
其實,當年想承包這片果園的人很多,有出五百的,有出八百的,還有出一千的。
村委會開會一商量,村支書一錘定音:“就三百包給老魁了!”
大家就都不跟老魁爭了。誰爭,就要犯眾怒啦。
因為,老魁爸就是為栽南山樑果樹而傷的。
那年,大隊發展副業生產,老魁爸領著專業隊開荒栽果樹,在往回拉樹苗時拖拉機翻下了溝,摔斷了腿,至今癱瘓在家。
這片果園低價包給了老魁。
老魁就有了佔了大夥便宜的感覺。
得了便宜,不思回報,老魁最恨這樣的人。
老魁想著回報大家,就把果園視為命根子,終日在果園裡忙。
春季,他忙著疏花疏果;夏季,他忙著割蒿子壓綠肥;秋天,他就睡在窩棚裡看果;冬天,他把大雪堆放在果樹底下。
當秋天的果實下樹時,村裡每家都得到了一小竹籃蘋果,每送一家,老魁就會說:“吃吧,沒農藥,沒化肥,口味好。”
大家收下蘋果後,都知道老魁沒忘了大家。
大家心裡也沒忘了老魁爹,逢年過節都要去看望他。村子現在富裕了,全靠老魁爹當村支書時打下的基礎。
後來,就有了老魁獨創的報恩果。
老魁的蘋果都是老品種“國光”,皮薄色豔,酸甜清脆可口,秋天一下樹便被買家搶購一空。
老魁去城裡訂購了一種特殊的紙箱,不大,只10斤裝,印著“報恩果”三個大字。
蘋果熟了,老魁便精選上好的裝箱。
全村一百多戶,一戶一箱。
大家來果園取果,老魁說:“儲存好紙箱,明年好再用。”
大家把果拿回家,立即把紙箱騰出來,送到果園。
有個別人家不小心,把紙箱損壞了,老魁自然記得。
第二年依舊送上一箱。
老魁承包蘋果園兩年後,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別人家的果園從春天開始,就用農藥殺蟲,不噴灑農藥,果樹上就爬滿了大青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