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 現代故事 ]

想立夏,盼立夏,立夏來了有錢花。

這個順口溜是燒餅老七編出來的。

老七是村裡唯一打燒餅的。

有人會說,不是烤燒餅嗎?燒餅不是烤出來的嗎?

其實,烤燒餅僅僅是做燒餅的最後一道工序。在沒烤之前,需要把麵糰揉好擀薄,捲成卷,切成塊,放進燒餅模子裡往面板一拍,燒餅就成型了。

這一拍,也叫打,打完的燒餅再刷上蛋清蛋黃攪勻的雞蛋液,沾上芝麻,放進烤爐裡,烤出來的燒餅外焦裡嫩,馨香爽口。

老七腿腳有點跛,幹力氣活不行,就學了這門手藝,倒也能夠養家餬口。

平時打燒餅,一般都是20斤面。立夏這天就不行了,最少也得打40斤面的。

這裡的風俗就是立夏這天吃燒餅。

為啥吃燒餅?傳說很多,但最靠譜的就是立夏後,雨水多,冷冷熱熱的容易鬧肚子,吃了燒餅,可以預防。

此外,吃燒餅還有慶祝小麥豐收的意思。

往常,老七一個燒餅賣1塊錢,立夏這天則賣8角。

薄利多銷是一方面,還有一點,是老七想感恩。

這些年的生意,都靠鄉親捧著,立夏這天回饋大家一點小惠,也是應該的。

有人拿了5個燒餅扔下5塊錢就要走,老七一把拉住:“等等,找你1塊錢!”

來人說:“找啥錢,塊八毛的!”

老七說:“不行,一個燒餅收8毛,多一毛不收!”

老七拉著人家不讓走,沒辦法,來人只好收了錢。

大家都領老七的情。

立夏這天,老七有一個大主顧,這個大主顧就是建國。

建國當了40年支書,給大家辦了許多事,修公路、建新橋、蓋學校、搞企業,是個幹實事的大好人,鄉親們都很敬重他。

自打建國退休以後,每年的立夏,他都來老七這裡買燒餅,每回都買一百多個。

建國一家能吃這麼多燒餅?

不是。

雖說建國不當村支書了,但大家都感激他,每年立夏,鄉親們便自發為他家插秧。建國不出工錢,但要管飯,主食就吃燒餅。吃完了,還要拿上幾個。

水稻插秧,彎腰撅腚不舒服,還在水裡泡著,容易鬧肚子。所以,立夏這天給稻田插秧的人家都吃燒餅。

今年的雨水少,往日裡清清河水,變成了涓涓小溪。

原來準備插秧的人家一看水不夠用,就都讓著建國。

可建國不忍心先插秧。

誰不曉得立夏插秧谷滿倉的農諺?

尤其是今年春旱,早插秧少擔憂。大家都讓建國插秧,建國很感激。

但建國對大家說:“我家稻田少,早點晚點沒啥事,五爺家稻田多,孩子又不在身邊,不如先讓他家插。”

五爺急了:“那可不行,你家不插秧,我家就不插,我哪能跟你家搶?我要搶,我不成了忘恩負義的小人了嗎?”

過去五爺家困難,建國沒少幫襯。

當東山頂上的月亮升起來時,已經是夜深人靜。

五爺悄悄爬起來,扛上鍁,來到稻田。

他家的稻田,在建國家稻田的下方。他看到建國家的稻田裡沒有水,而他家的稻田裡已經開始灌水了。

誰給灌的?

不是說好了嗎,明天給建國家插秧!

五爺趁著大月亮地,把自家稻田的水堵上,把水引向建國家的稻田。

看著細流潺潺湧進建國家稻田裡,五爺才長出了一口氣,抬頭遠望,有一明一暗的火星在閃爍。

五爺知道,那是有人在抽菸,大概是在捉青蛙吧。

五爺一路踏著響亮的蛙鳴,走回村子。

五爺走後不久,一個人也拿著鍁走過來。

來人堵上了流進建國家稻田的水,疏通了流向五爺家稻田的溝渠。

第二天吃完飯,大家來到河邊,準備為建國家插秧,可一看建國家稻田裡僅有一個稻池有水,其它的稻池裡沒水。而五爺家的稻田裡倒是灌得滿滿的,像一塊塊方方正正的大鏡子,閃著耀眼的光。

五爺傻眼了。

五爺指著自家的稻田問建國:“咋回事兒?不是給你家插秧嗎?”

建國嘻嘻笑:“先給你家插吧,你看,這水都灌滿了!”

五爺嘆了一口氣:“這事準是你整的。”

建國說:“五爺,趕緊招呼人挖苗插秧吧!”

建國朝來幫忙的人喊:“謝謝大家給五爺家插秧,給他家插完了,再給我家插也不遲。”

大家一看也只好這樣了。

五爺心裡熱乎乎的,忙對大家作個揖:“謝謝大家了!我回家準備燒餅和飯菜去!”

五爺剛說完,老七騎著腳踏車,大聲喊:“我給你們送燒餅來了!先墊巴墊巴,免費啊!”

大家吃起燒餅來,那滋味,真是好極了!

今年的立夏,真是個好日子!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完美愛人
下一篇: 誰是畫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