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過年(諷刺)

[ 現代故事 ]

臘月二十八,邱曙光一個人回老家過年。

不是他薄情寡義,是那娘倆怎麼說都不願意回去。女兒嫌農村廁所髒,媳婦嫌邱曙光不爭氣,回去沒臉見人。

三線城市國土資源局,按理說是個精彩紛呈的地方,但那些精彩與邱曙光不沾邊。四十出頭的男人,精力和體力像是高鐵上的動車,每小時不跑上三百公里,那都叫作散步。偏偏邱曙光在單位的位置很尷尬,屬於丟了沒人找的那種。

農村出來的孩子,沒有背景、沒有人緣,升遷談何容易!媳婦數落他:“咱家背後沒大樹,你再不會來點事,什麼時候能出頭!”

來事?還是媳婦腦子活泛。但怎麼來事呢?他苦思冥想,不得要領。

走進購票室,暖氣迎面撲來,邱曙光把羽絨服拉鍊向下拽了拽,一抬頭,忽然看見副局長站在跟前。

“小邱呀,你這是去哪?”

“副局長,我回林溪老家,陪父母過年,您這是……”

“我也去林溪,見一個老朋友,有點急事。”

“那還真巧!您把身份證給我,我去買票。”

“不用不用。”

“我年輕,這隊伍挺長的,你們坐著等。”

副局長夫人遞上兩張身份證,副局長拍了拍邱曙光的肩膀。

平時,自己跟副局長好像隔著幾重山,說句話都難,今天竟然拍了自己的肩膀,笑容親切。邱曙光的心裡射進一道光,璀璨奪目。少頃,那光化作一股暖流,奔向四肢全身。

這就是媳婦說的會來事吧?突然之間,邱曙光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不,應該是開了心竅。

到林溪有十個小時車程,將近中午,邱曙光買來扒雞、帶魚罐頭、香腸和肘子,讓副局長和夫人墊墊肚子。

副局長夫人垂眼瞄了一下食物,撇撇嘴:“他這個人呀,每頓飯都是人請,嘴越吃越刁。你是不知道,他有多難侍候啊!”

在貌似抱怨的語氣裡,邱曙光收起食物,塞進座位底下。

“走,咱們去餐車吃。”

副局長笑了,又拍了拍邱曙光的肩膀,暖流順著肩膀肆意奔走,全身流竄。

餐車人不多,他們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邱曙光遞過菜譜,讓副局長點餐。

副局長夫人滿面笑容,說:“上次坐車,他點了兩道菜,跟著來的小同志偏說不夠,又弄來燕窩和魚翅。你說說,這不是浪費嘛!”

邱曙光什麼都明白了,嘴裡卻說:“不浪費不浪費,你們稍等,我去看看有什麼好菜。”

邱曙光走向後廚。

看著桌子上的燕窩和魚翅,副局長再次拍了拍邱曙光的肩膀。

吃完了飯,邱曙光又買來了蜜橘、蘋果、荔枝,泡上了一壺龍井。

局長有些拘束,她夫人倒不客套,風捲殘雲,一掃而光,只吃得肚子鼓了起來。

這次,他花光了給爸爸過年的錢。

過完年,回到了機關。他滿懷憧憬,笑眯眯地來到副局長的辦公室。看見副局長的杯子空著,趕忙續滿水。副局長正看檔案,從眼鏡上面瞄了他一眼:“你有什麼事嗎?”邱曙光忙說:“沒……沒事,我來看看您有什麼需要我做的。”

副局長冷冷地說:“沒看見我這兒正忙著?要寫一個彙報,怎麼聯絡群眾的材料。怎麼寫啊!唉!沒事你先出去吧!”

邱曙光頓時覺得芒刺在身,一股冷氣從背後冰涼了全身。

點評:

反腐大致相同,缺乏新意與個性化。這篇小說,從一個特殊的角度,選取在列車上這樣一個極小的場面,卻反映了一個大的主題,從局長前後判若兩人的表現,鮮明地刻畫了一個虛偽的領導的形象,在不動聲色的描寫中,蘊含著猛烈的抨擊。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謝謝你的餃子
下一篇: 老張看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