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錢的文物

[ 現代故事 ]

封四是村裡的貧困戶,光棍,縣博物館對口幫扶他,具體聯絡人是館長梁智。梁智在封家裡裡外外察看時,發現牆角那兒有隻骯髒的青釉瓷碗,就習慣地拿起來看看,還兩眼放光地用指甲刮掉上面的汙垢仔細端詳。

“這碗是幹嗎用的?”梁智問。封四說:“餵狗用的。”“狗呢?”“嘿嘿,吃掉了。”封四不好意思道。同時想,文化人就是怪,還對一隻餵狗碗感興趣。唉,自己運氣孬,讓一個清水衙門來幫扶,剛才送的都是啥子嘛,一袋米、一桶油、兩百塊錢,跟打發討口子似的,哪像村裡的潘七,縣財政局幫扶,財大氣粗,一給就是兩三萬,養了一大群羊。

轉完後,梁智說:“你屋後有片山林,可以發展蘆花雞養殖……”

“說得輕巧,哪來的本錢嘛!”封四沒好氣道,好像對方欠了他錢似的。

“這樣吧,你把這隻餵狗碗賣給我,我給你一萬塊錢。你就用這錢買來雞苗發展養殖業。”

啥子,這隻餵狗碗值一萬塊錢?封四瞪大了眼睛。生怕對方後悔,立馬答應:“行!可我上哪兒去買這麼多雞苗呀!”言外之意是不想養。

“我幫你聯絡。”梁智說著掏出手機打電話。一會兒,某農業有限公司送來了一萬元的蘆花雞苗四百隻。

梁智把一摞紮好的現金交給封四,那是一萬元。封四從來沒拿過這麼多錢,手都有些發抖。可錢還沒有拿熱,就得交給送雞人,依依不捨的。

梁智說:“這些小雞,只要你好好養,五個月後就能長成四五斤重的成年雞,到時公司負責收購,兩百元一隻。四百隻就是八萬元,扣除各種成本,你至少能賺五萬塊錢。”

梁智等人走後,滿耳的雞叫聲。家裡沒有餵雞的東西,怎麼辦?只好扛上那把鏽跡斑斑的鐵鍬,引上雞群,到荒蕪多時的坡地上挖蚯蚓餵雞。

此後,封四天天上坡掘蚯蚓給雞吃。不知不覺,就把自家的坡地翻了一遍。封四趁機點上玉米。玉米越長越高,蘆花雞也越長越大,很快就有兩斤多重了。封四嘴饞,想殺雞吃。

他逮雞時,在他屋後山林裡放羊的潘七見了,就過來跟他聊天。得知那隻餵狗碗被梁智以一萬元買走後,潘七跌足道:“你虧慘了。我從網上看到,某人到鄉下買了一隻也是餵狗用的青釉瓷碗,結果咋樣?價值一億元!”

“一億元是多少?”封四問。

“就是一萬捆一萬元哪!你家有那隻餵狗碗,就是億萬富翁了,還扶啥子貧!”

封四後悔不迭:“可我已經賣掉了……”

“反悔呀!梁智這哪是買,簡直是搶,還打著幫扶的幌子!你把他的電話號碼給我,我給他打電話,咋能這樣欺負鄉下人!”

封四去把聯絡卡拿來,上面有梁智的手機號。潘七把手機撥通後說,他是封四的朋友,封四那隻餵狗碗不賣了,想要回來。

“已經成交的買賣,咋能出爾反爾!”梁智不悅道。

“不好意思,那是人家的傳家寶,雖說用來餵狗……”

“好吧,他把一萬元退我,我就把碗還他。”

封四高興地搶過手機說:“梁館長,一言為定,我這批雞再過兩個月就可以出欄了,我把雞賣後,就把錢還你!”

如此一來,封四非但不敢吃雞,還更加悉心餵養。兩個月後,蘆花雞出欄。梁智和公司人員一塊兒前來收購。封四賣了雞,得了八萬元,拿出其中的一萬元交給梁智,梁智把那隻餵狗碗還給他:“其實,這隻青釉瓷碗是建國初年生產的,文物價值不大。”

“不是說價值一億元嗎?”封四愣住了。

“價值一億元的那隻青釉瓷碗,我也看了報道。那碗是明朝宣德年間的,當然值錢了。”“這隻餵狗碗,到底能值多少錢?”“幾百塊吧。”“那你當初為啥子要以一萬元買下?”

梁智笑道:“那一萬塊錢,其實是單位給你的幫扶資金。如果直接給你,你肯定覺得這錢來得太容易,用起來大手大腳。而把它變成你出售文物的所得,性質就不一樣了。把雞養到兩斤多重,你饞嘴發作,想吃雞,但這隻餵狗碗把你卡住了,一舉兩得,哈哈!”

原來,梁智在幫扶之初,就從表弟潘七那兒知道封四的致貧原因是懶惰和嘴饞,所以出點子讓他養殖蘆花雞。而要把四百隻小雞崽養大,人根本就懶不起來。雞一餓,那叫聲鋪天蓋地,令你坐立不安,只好去給雞找吃的,平息它們的叫聲,漸漸地,再懶的人,也會變得勤快。至於封四嘴饞的毛病,同時也給治住了。

說完,梁智把那一萬元重新拍到封四的手上。

封四聽後很感動,幫扶人員真是用心良苦哇!他把六萬元拍到收雞人手裡:“你到公司再給我拉六萬元的雞苗過來,我已養出經驗,我要擴大規模。雖然脫了貧,但我還要奔小康!”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跨缺
下一篇: 驚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