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考上了本縣的公務員,算是端上了“鐵飯碗”。滿心歡喜之際,不料一盆涼水兜頭潑了下來。按照縣裡的規定,新錄用的公務員都要先到下面的鄉鎮去掛職。李陽被分配到了臥牛嶺鎮寬溝村,寬溝村是全縣最偏最遠也最窮的地方,也是李陽的老家。
送李陽上任的是一位姓劉的司機師傅。劉師傅一邊開車一邊抱怨:“這破道,下次打死我也不來了。”車子上下顛簸像極了風浪裡的小漁船。
李陽被顛得七葷八素:“你以為我願意來?我找誰說理去?”
劉師傅嘿嘿笑兩聲:“這得怪你自己,有香沒燒到唄。年輕人,回頭託託關係,送送禮,這樣手裡的飯碗才穩妥。”李陽試探地問道:“我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就算燒香也找不到廟門啊。您說,高民副縣長成嗎?”
劉師傅反問:“有親戚?”李陽搖頭:“沒有。”
劉師傅得意起來:“要是想託關係跟我說。高縣長剛調到咱們縣不久,可跟我最鐵。他喜歡收藏,你要是能投其所好,獻上一兩件寶貝,事準成。”李陽心裡咯噔一下,這就難怪了!臨行前,李陽拿著一摞檔案材料找領導稽核簽字。這是李陽第一次和高民縣長見面。高縣長認真地看過材料後,立即簽了字。李陽鞠躬告辭,不料高縣長叫住了他:“小李,我看了你的簡歷……你是臥牛嶺的?”李陽點頭應承。
高縣長接著道:“聽說在你們那地方,流傳著金飯碗的故事的金飯碗留在了民間,具體哪個村不清楚,是真是假也不得而知,你替我打聽一下。這是我的電話……”
離村子越來越近,路也越來越難走。劉師傅剎住車,說了聲抱歉。李陽走在回村的路上,一邊走一邊琢磨。高縣長說的金飯碗真的有,而且這隻金飯碗就在自己家裡。不過李陽爺爺活著的時候就對外人講,金飯碗早就在戰亂中遺失了。高縣長是從哪裡得到的訊息呢?
回到家,李陽見老爹在家,老爹是村書記,李陽回來就是給他做副手。
李陽開門見山:“爹,咱村這窮鄉僻壤我一天也不願意待,說什麼也得想個法子調走。您給我託託關係,活動一下。”
老爹向來耿直:“這村子咋啦?現在比起過去強一萬倍!再說我當書記是給鄉親們辦事的,憑啥給你找關係?”
李陽就知道是這個結果,他也懶得解釋:“那你就把寶貝給我,我自己去找門路。你要是捨不得咱家那隻碗,我就永遠不會端上金飯碗。您千萬別再說沒有……我不信!”老爹沉吟半晌:“這樣吧,村裡明天開始修路,你跟我一起把路修好了,也算你沒白來。你說的金飯碗,我早晚得給你個交代,咋樣?”
“修路?咋還自己修啊?”李陽不解地問。
“國家給咱修,專案審批也下來了。不過不能等,有一段路必須要打通,否則工程車進不來,到時乾瞪眼也不頂事。”老爹說道。
第二天,李陽跟著老爹來到了工地上。村子裡的男女老少幾乎都來了,揮鎬頭的揮鎬頭,掄大錘的掄大錘,搬石頭的搬石頭……李陽和老爹一組,掄了沒三下大錘,腰就直不起來了,被老爹呵斥幾句,只好加入進婦女組去搬石頭了。就算這樣,一天下來,李陽身上曬得爆了皮,手上起了血泡,這哪是人乾的活啊!這更堅定了他離開的念頭。
第二天,照例一大早來到工地,幹了還沒十分鐘,李陽謊稱手機落在了家裡,跟老爹討鑰匙回家去取。老爹砸石頭正起勁,不滿地嘟囔:“懶驢上磨屎尿多,快去快回。”
李陽狂奔進家。家裡空落落的,除了犄角就是旮旯,那隻金碗如果有的話,應該在炕尾的木櫃裡。李陽仔細翻找,終於在櫃子最底層發現了一個粗布包裹。
包裹被開啟了,好一隻金碗!金碗的裡外都雕著金龍,一看就不是凡品。然而,這隻碗竟然沒有底。管不了那麼多了,李陽包好包裹,又撥通了高縣長的電話。高縣長聽說後,說自己在外地開會,等回到縣裡會親自過來……這哪能等啊?李陽想到了一個人——劉師傅。他在電話裡把情況一說,劉師傅表示樂意幫忙。金飯碗終於送出去了。
一個星期過去了,還沒有訊息。唯一慶幸的是,工地上太忙,老爹暫時還沒發現金碗被“盜”。很快,高縣長來了,一個人來的,身上背了一個旅行包,徑直找到了李陽家裡。當時李陽和老爹剛吃過早飯,介紹之後,老爹極其激動,握著高縣長的手就不撒開了:“雖說咱們沒見過面,可我一直想謝謝您。聽說您在我們村修路的事情上,跑上跑下,沒少操心受累。”
高縣長趕緊搖頭:“老人家,您這話就臊死我了。都是黨好,政策好,精準扶貧……我剛剛過問了一下,施工隊下個月就能進場。”
說了會兒修路的事,高縣長主動提到了金飯碗。
“小李啊,謝謝你還記著金飯碗的事情。你託劉師傅送來的這隻碗,外形好像差不多,但不是我要找的,如果能退回去,就退回去。要是退不回去了,多少錢我照付。”說罷從旅行包裡取出了那個布包裹。
李陽一肚子失落:“您咋知道這只不是呢?您到底想要啥樣的金碗啊?”
高縣長道:“我要找的那隻碗沒有底……好了,這個事情到此打住。我平時有空就去舊貨市場,人們都以為我是個收藏家。收藏倒是不假,但是我收藏的都是些老物件。那天一見小李是臥牛嶺的,心裡一衝動……因為我聽家裡老人講金碗曾經是我家的。先祖曾在朝為官,名叫高進。”
老爹瞪圓了眼睛:“快講……快講……”
歷史家破人亡。高進連上十道奏章,要求賑濟災民,懲治貪腐。然而,奏章全部如泥牛入海,高進忍無可忍,獨闖皇宮,他要面聖。皇帝正在用膳,聽說高進闖宮,並未加罪,宣他覲見。高進一番陳情,皇帝大為觸動,直接加封他為欽差大臣,入川賑災。高進謝恩叩頭,立在原地並沒有動。
皇帝停下筷子問道:“怎麼還不走?”高進道:“不知萬歲撥付我多少錢糧賑災?”皇帝嘆口氣:“國家內憂外患,朕哪有錢糧啊!”高進急道:“莫非萬歲讓我空手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