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是除夕,疫情之下,人們紛紛選擇“就地過年”,許多商家順勢推出了外賣年夜飯,外賣平臺也釋出了額外獎勵措施。於是,穿著鮮豔制服的騎手們,成了節日裡一道特別的風景。
李明亮就是這“風景”中的一員。剛剛邁入中年的他,獨自在城裡打拼多年,今年還是第一次留在這裡過年。前幾天,李明亮與遠在家鄉的老婆孩子約好,除夕晚上八點影片聊天,一家人以這種方式一起吃個年夜飯。現在已經傍晚五點了,李明亮打算再幹一會兒就收工,好早點準備與家人影片。
這時,李明亮的手機響了,平臺給他分派了兩個單子,一單是一份分量十足的年夜飯,另一單是一份餃子。
李明亮到餐廳把兩份餐都取了,卻發現餃子那單的備註上寫著:“地址是假的,不用送了,這份餃子送給除夕之夜還在辛苦奔波的外賣小哥,祝你新年快樂。”送外賣這麼多年,這種情況李明亮還是頭一次碰到,他很感動,用自己帶飯用的保溫盒把餃子裝好,打算留到晚上與家人影片時再吃。
另一單年夜飯分量大、價格高,為了安全,李明亮決定打車配送。
車很快來了。李明亮上車後,發現除了司機,副駕駛位上還坐著一人,這人見他上了車,咧嘴衝他笑,樣子有幾分憨傻。李明亮有些詫異,因為他沒有選擇拼車,於是問司機:“師傅,這位是……”
司機抱歉地說:“這是我兒子,今年17歲,他跟正常的孩子不一樣,我幹活得把他帶在身邊。”
李明亮跟司機聊了幾句,才知道他姓孔,兒子有先天智力缺陷,之前一直在老家由妻子照料,妻子不久前去世後,兒子就沒人管了,孔師傅只好把兒子帶在身邊,讓他和自己一起出車,方便照料。
“這樣正好不用回老家過年了,也算是響應了號召。”孔師傅說罷,自嘲地笑了笑。
很快,李明亮的目的地到了,下車前,他拿出保溫盒,遞給孔師傅,說:“就地過年不容易,這裡面是餃子,送給你們啦,今天早點收工,回去準備年夜飯。”說完,他就帶著外賣跑出了老遠。
孔師傅拿著餃子,眼眶溼潤了。他兒子看著李明亮離去的身影,呆呆地說:“謝謝。”
正在這時,系統又為孔師傅派了一單,他趕緊收拾好情緒,去接下一位乘客。
這位乘客是一個年輕姑娘,眼圈紅紅的。孔師傅擔心姑娘,就問她是不是遇到了什麼事情。不問還好,這一問,姑娘竟抽泣起來。
姑娘叫耿芳,是一家公司負責對外業務的主管。年底時,她已經帶著團隊把工作都處理好了,自己也買好了食材,打算好好做頓年夜飯,沒想到今天客戶那邊忽然出現了問題,需要馬上協調。耿芳身為主管,當然只能“身先士卒”。
很快,車開到了公司樓下。下車前,孔師傅叫住耿芳,把李明亮送的餃子遞給她,說:“別難過,今年大家都不容易,這是一份餃子,給你,加班也要好好吃飯。”
耿芳下意識地接過餃子,正發愣呢,車就開走了。
耿芳拼命趕工,等工作全部完成,已經七點了。她想,就算現在趕回去,也沒時間做飯了,如果爸媽透過影片看到自己連吃的都沒有,免不了又要一通關心加嘮叨,思鄉心切的她到時一定會哭。
咦,不是還有一份餃子嗎?耿芳拿著孔師傅給的餃子,準備去加熱。當她推開辦公室的門,發現公司另一側的會議室竟然亮著燈!奇怪,難道別的部門還有人在加班?這時,會議室裡有人出來了,竟是她部門裡的小鄭。小鄭看到耿芳,趕緊叫出了同事們,大家簇擁著耿芳進了會議室,只見桌子上早就擺滿了豐盛的菜餚。
小鄭說,大家都知道客戶那邊出了問題,但沒人接到加班通知,就猜測是耿芳自己來公司替大家加班了。幾個人一商議,都覺得與其一個人在出租屋裡吃年夜飯,不如都來公司找耿芳一起過除夕。於是,東北的鍋包肉、河南的蔥扒羊肉、內蒙古的烤羊腿,還有各種家常菜,都擺上了桌子,這些都是大家的父母早先寄來的,來自不同地區的菜品,恰好組成了一頓凝聚著濃郁鄉情的年夜飯。
這時,有人發現桌上沒有飲料,於是趕緊叫了個外賣。
送飲料的是李明亮,平時他就常在這塊區域送外賣。“辛苦了,你也沒回家過年呢?”耿芳從李明亮手裡接過飲料,問道。平日她和同事們常點外賣,都認識李明亮。
“是呀,這是我今天送的最後一單了,你們慢用,我得趕緊回家跟老婆孩子影片了。”
耿芳叫住李明亮,邀請他跟大家一起吃年夜飯。李明亮想了想破舊的出租屋和空空的冰箱,猶豫了一會兒,進了門。同事們見了李明亮,熱情地招呼他落座。
突然,小鄭說:“哎呀,沒有餃子!在我們北方,除夕一定要吃餃子的,今天怕是吃不上了……”
耿芳聽了,趕緊拿出孔師傅送的餃子,說:“這餃子是我來加班的途中司機師傅送的,今年雖然沒回家,但陌生人的善意給了我溫暖,現在我把餃子分給大家,也把這份善意傳遞給大家!”
李明亮一見那保溫盒就認出來了,那不是自己送給司機孔師傅的嗎?他心裡頓時滿是感動。
在大家的叫好聲中,耿芳開啟影片,接通了家鄉的父母:“爸媽,我今天加班,同事們把自家的飯菜帶到了公司,一起過年……”
李明亮也與老婆孩子開始影片:“老婆,我送外賣那麼久,今天居然有個人叫了一份餃子送給我……”
緊接著,大家都陸續開始聯絡自己的家人……
此時,耿芳公司的玻璃幕牆上亮起了春節主題的燈光秀,千言萬語都匯成了一句:“過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