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長沙某醫院的羅萬俊教授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他本人於1987年6月25日寄出的一封信。而將這封信帶到他面前的,就是收信人蔡女士。
1981年,蔡女士出現了吞嚥困難等症狀,在長沙這家醫院被診斷為賁門失弛緩症,隨後接受了手術治療。康復後,她回到老家,卻在6年後收到了來自醫院的信。原來,為追蹤患者的手術效果,羅萬俊對她進行了術後隨訪,這對患者的康復和術後併發症的防治有著重要的作用。可當時電話不普及,羅萬俊只能寫信詢問,並建議她及時複診。蔡女士十分感動,然而因為交通不便,她也恢復得很好,就沒有去複診,只是把這封字跡工整、充滿關愛的信珍藏了起來。
33年過去了,蔡女士再次來到這家醫院時,找到了羅萬俊醫生,並當面致謝。羅萬俊也十分意外,雖然這個回覆遲到了33年,好在患者本人安然無恙。他感慨地說:“曾經有一位醫學大師說過,一個傑出的醫生,隨訪記錄應該從手術前一直做到患者去世。隨訪工作做起來繁複,卻能切實提高我們的醫療和服務質量,從而得到患者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