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是一家雜誌社新來的編輯,這天,他收到一位外地老作者手寫的信箋投稿,字跡工整,文筆尚可。尤其令小徐在意的是,老作者在稿件的最後寫道:筆者家住六樓,因身患絕症,行動不便,稿件如若採用,樣刊請用快遞寄送。
小徐一看到“絕症”二字,心裡咯噔一下,他想讓老作者在離開人世前,看到自己的作品刊發。主編聽了小徐的彙報,也一路開綠燈。
雜誌印刷出來後,小徐給老作者快遞了一份,並打電話告訴了他這個喜訊,老作者聽後感激涕零。
次年,雜誌社搞了一次全國徵文比賽,沒想到那位老作者也投稿了,還獲得了二等獎。小徐得知老作者獲獎後,既高興又擔心,他擔心老人的身體,能否經得住長途勞累來參加頒獎晚會。按照工作流程,小徐還是打了個電話給老作者,老作者得知自己獲獎,很高興,欣然應約。
就在準備雜誌創刊三十週年的活動資料時,小徐偶然發現了老作者十多年前投來的幾篇稿件,信紙已經泛黃,但每篇稿件最後都寫著:筆者家住六樓,因身患絕症……
老作者得了什麼病?絕症得了十幾年還健在,或許是現在醫學發達,延續了老作者寶貴的生命,小徐這樣想。
頒獎晚會的前一天,小徐到火車站去接獲獎作者,見到了老作者,是一位精神矍鑠、談笑風生的老人,一點兒也不像得了絕症。
在車上,小徐忍不住小聲問道:“老師,冒昧地問您一下,您得的是什麼絕症?”
老作者聽後,詫異地看著小徐說:“你說啥?誰得絕症了?你搞錯了吧!小夥子,我歲數大了,你可不能拿這種不吉利的事情開玩笑啊!”
小徐見老作者著急的樣子,不像是在說謊,便把手機裡拍攝的稿件照片給他看。老作者一看,不由喃喃自語,默不作聲地想了一會兒,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他跟小徐解釋說,他是一名老年文學愛好者,年輕時就一直想在報紙雜誌上發表作品,因為生計,工作忙,沒時間寫作。退休後,有時間了,才又開始寫稿。可他不會用電腦,寫稿還是用筆寫,字跡太潦草,無奈之下,他只好請當過老師的老伴兒幫他抄稿件,寫信封。
每天,他只要有新的構思,都要興奮地跟老伴兒講,徵求她的意見,也不管她想不想聽。老作者告訴小徐:“時間久了,老伴兒就嫌煩了,說每天不僅要聽我講好多無聊的故事,還要三番五次地幫著抄稿子。我們家住的是老房子,樓層高又沒有電梯,估計她就悄悄地寫上了那句話,裝進了信封。”
小徐說:“阿姨也真是的,不想抄稿子,那也不用詛咒您得了絕症啊!”
老作者哽咽著說道:“不,我不怪她,她這樣寫也是為了讓我能夠早日實現夢想,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作品發表在雜誌上。這人一旦上了年紀,毛病就多,說不定哪天就過去了。年前,我老伴兒就因為心臟病突發離開了我……”
原來老作者的老伴兒那樣寫,是怕自己得了絕症走在老作者前頭。車上原本一片歡聲笑語,聽了老作者的話後,瞬間都安靜了下來。
小徐心裡酸酸的,他慶幸自己那次將稿件送審,不僅實現了老作者年輕時的文學夢,也讓老作者的老伴兒心滿意足地離開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