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叫四更後,周通便挑著兩籮筐包子出門了──他和老婆剛剛蒸好的肉包子。雖然天還黑著,看不清路,但畢竟是走了多年的熟路,閉著眼也能摸到康店的“鬼集”。過了清明,天氣明顯地變涼了。還好,挑著擔子,悠了沒多遠,身子骨便熱乎起來。
康店“鬼集”最早是家庭中鬼活躍的時間。據說,有時洛河裡的鬼因抵擋不住集市喧鬧的誘惑,也會現身出來交易。夜裡光線較暗,很難分清哪個是人哪個是鬼,百姓們就透過驗錢的方式來分辨真偽。銅錢要聽見響聲兒,銀票放進水裡不融化,否則就是冥鈔。剛開始,人們還真驗驗鈔,其實,哪有什麼鬼神?都是真金白銀,並沒有哪個人收到過一張冥鈔,後來也就不辨真偽了。相反,為了增加情趣,來趕集的人有的用鍋底灰搽臉,有的戴著面具,故意裝神弄鬼。時間久了,大家也就習以為常,但不明真相的來了,還以為真是個“鬼集”。有一次,外地一夥流寇路過鞏縣,打算洗劫康店,剛到“鬼集”,以為到了豐都鬼城,嚇得魂飛魄散,折道跑了。
周通趕到“鬼集”時,集市上已經有了不少人。他趕忙找個位置,擺好攤位,把肉包子擺了出來:“包子,剛出籠的熱包子。”
聽到周通的叫聲,陸陸續續有人過來了,雖然模樣打扮得都像鬼,周通知道他們都是人。他只負責收錢,包子顧客自己取。
生意就是這樣,要的就是人氣,人多了,生意就好。周通心裡美滋滋的,他家的包子比哪家的利潤都大,因為他用的材質便宜,說是豬肉、牛肉,其實,大都是病死的豬和牛。昨晚,用的就是老鼠肉。
今天的包子賣得格外快,也只是兩袋煙的工夫,整整兩筐包子,一個不剩。
周通挑著空籮筐哼著小曲回到家時,天剛放亮。
婆娘接過錢袋數錢時,一下子傻眼了,全都是冥鈔!嚇得她一哆嗦,“錢”都掉到了地上。
周通忙撿起一張看看,假的!又撿起一張看看,還是假的!……驗到最後,他帶回來的,沒有一張真的銀票。
“難道遇到的都是鬼?要不你再去看看?”婆娘叫道。
周通看了看天,說:“若真的是鬼,早沒影了……找別人問問。”
周通便跑到康家打聽。康家在“鬼集”也有買賣。
康百萬聽了周通的一番話,嚇了一跳,忙驗看當天的收入,康家收的都是真的,沒有一張冥鈔。
康百萬說:“你是不是沒有趕到鬼集,半路遇到鬼了?”
周通腿一軟,打了個哆嗦。當時影影綽綽的,都是化過裝的,一個個鬼臉,誰曉得真的會是鬼?
康百萬說:“你還是去給爹孃燒燒香吧,讓他們也保佑保佑你。”
周通說:“行嗎?”
“怎麼不行?”康百萬說,“人死後,前三年是鬼,後三年是神。你爹孃下世這麼多年了,早都變成神了。”
周通就採納了康百萬的建議,讓婆娘做了點心,兩人結伴趕往祖墳。
周通說:“我清明節忙著做買賣,你就不能來墳上燒燒香?”不只是今年的清明,往年的清明他們也沒來過。
婆娘撇了撇嘴,說:“是你的爹孃又不是我的爹孃。”
到了墳場,很順利地找到了周家的墳,因為他家墳上的草沒有割,差不多有一人高了。到了跟前,周通忽然發現,墳前的草叢裡堆滿了包子!
婆娘近前看了看,叫道:“是咱蒸的包子!”
“真,真的?別胡說。”周通立時臉色蒼白,變得結巴起來。
“我的手藝我能認不出來?”
周通一下子趴在爹孃的墳前,磕頭如搗蒜。
此後,每到清明節,周通就早早來到爹孃的墳上,燒香磕頭。包子呢,再也不做劣質包子了,採用的都是新鮮的豬肉和牛肉。
周通不知道,那晚遇“鬼”的事,是康百萬一手導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