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花碗

[ 現代故事 ]

他是搞攝影的,但更痴迷民間收藏。他去過很多地方,讀過很多古籍,也結交了許多業內人士,對收藏很有一番見地。

這天,他在大山裡採風,口渴得要命,忽然看見一個小村,村頭有個小茶棚,他疾步上前,要了一碗茶,正欲喝時,忽然看見茶嫂一隻手端著一隻碗,另一隻手拿著梳子,蘸著碗裡的皂水梳頭。直覺告訴他,那碗不是等閒之物,走近一看,果然是一件古物,一件很珍奇的瓷器。

茶嫂有些嗔怪:“女人梳頭,有什麼好看的?”他忙說:“你怎麼用皂水梳頭呢?”茶嫂笑了,滔滔不絕地說起皂水梳頭的種種好處。他是沒心思聽的,只為搭個訕而已,就說想看看這皂水,茶嫂把碗遞給他。他端起碗,上下左右看了個仔細,斷定這是無價之寶,便問這碗的來歷。茶嫂很疑惑:“你是看皂水呢,還是看碗?”他說,自家也有這樣的碗,原來是一對的,不小心摔了一隻,所以看著熟悉。茶嫂說:“是這樣啊,這碗是撿的,就當了盛皂水梳頭的用具。”

他想買下這碗,便說那對碗是妻子孃家的陪嫁,兩人都很喜歡,摔了一隻不成雙了,妻子心裡老彆扭。茶嫂開玩笑說:“你想買?這碗可貴著呢。”他說:“你開個價吧。”茶嫂眼珠轉轉,說:“一百塊。”他快速從錢包裡掏出一張鈔票遞過去。茶嫂莫名其妙地看了看他,然後把碗遞過來,說:“開玩笑的,一隻破碗怎麼能收你錢呢。”

一番推讓之後,茶嫂說:“如果你不想白要,就給我們全家照張相吧。”這現成啊,他懷著喜悅的等茶嫂的丈夫下田、兒子放學回家。快晌午時,一家人坐在茅屋前端端正正地擺好了姿勢。照完相,一家人歡喜,執意留他吃飯,茶嫂還對丈夫誇他是個有情有義的人,為了妻子高興,寧肯花一百塊錢買一隻碗。他有些愧疚,就偷偷往飯桌下放了一千塊錢。

他知道,一千塊錢是遠遠不夠買這隻碗的,回家後又檢視了書籍,仔細端詳這碗,認定這是出自明朝。

然後,他信心十足地把碗拿到古玩店鑑定,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行家說這隻碗是後人仿造的贗品,並給他指出了仿造的痕跡。他的心一下子涼了下去,不是為美夢成空,也不是為施捨出去的錢,而是為看走了眼。行內人都知道,收物件看走眼是很沒面子的事。他想,為什麼自己會看走眼呢?怪知識淺薄,還是學藝欠缺?好像都不是。

幾天後,他意外收到從那個遙遠的山村寄來的信,信是茶嫂的兒子寫的,歪歪扭扭的小學生字跡,字裡行間全是感激,說全家從沒照過“全家福”,有了這張照片一家人覺得很幸福。最後孩子說,如果不是那一千塊錢,過了暑假自己就要輟學了,最後表決心似的說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學,報答他這個好心人。他眼睛有些溼溼的,翻出那張全家福的底片,茶嫂一家笑得很甜、很幸福。他覺得,這是自己從事攝影以來拍的最好的一幅作品。

他想回信,卻不知說些什麼,想了又想,於是提筆問茶嫂,皂水梳頭究竟有哪些好處呢,他想讓妻子也把這藍花碗派上用場。

以後,總有朋友說這碗品相好,問他是不是花了很多錢。他總是笑笑說:“是鄉下的親戚送的,無價之寶。”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九個饅頭成了佛
下一篇: 突突車大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