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怨
東村有個木工叫楊義,手藝好,幹活快,大家都願意請他去做活。
那天,新義村的朱老太家要造房,恭恭敬敬來請楊義。見到朱老太,楊義心頭一喜。原來雖然兩家不是一個村,他卻早就聽說這朱老太心地善良,出手大方,日子過得蠻富裕。給她家做活,工錢不會差不說,伙食也錯不了。兩下議定了工錢,定下在明日的吉時開工。
第二天,喝過開工酒,工匠們就開始幹活了。
過了晌午,太陽火辣辣照著,工匠們在大太陽下勞作,很快就揮汗如雨。楊義扯起嗓子喊了一聲:“東家,送點茶水來喝吧,大家渴死了!”
過了好一會兒,才見朱老太和兒媳婦抬著一隻大木桶走了過來。
楊義招呼一聲,師傅們放下工具,都跑過來喝水。
楊義走到冒著熱氣的水桶前,拿起水瓢去舀水來喝,卻吃了一驚。為啥,只見水上面漂浮著一層龍糠!
其他工匠也發現了水裡的龍糠。有人小聲說:“都說朱老太人挺好,真是百聞不如一見。開水上面撒了龍糠,這是不想讓咱喝水,怕耽誤幹活啊!”
楊義也有點生氣,想責問朱老太,又一想,拿著人家的工錢,就別說三道四了。於是做和事佬說道:“沒事,吹開龍糠還是一樣喝,龍糠又不髒。”其他工匠見工頭這樣說,也不好說什麼,將就著喝了繼續幹活。
到了中午,勞累一上午的人們飢腸轆轆。好容易盼到朱老太的一聲高喊:“師傅們,開飯啦,請來吃飯吧!”
師傅們趕緊放下工具,來到了大桂花樹下的圓桌旁坐下,可一看桌上的菜餚,卻都皺緊了眉頭。為啥?雖然桌上幾個盤子裡裝滿了雞鴨魚肉,卻都是一些碎爛的菜餚。魚不是整條的,肉也不是整塊的,一看就是被人吃剩下的!
有個師傅小聲說:“我聽說昨天是朱老太大壽,家裡擺的流水席,很豐盛。不用說,現在這些菜一定是昨天吃剩的。”
作為工頭的楊義,剛才見朱老太在開水裡撒龍糠本來就一肚子火,現在見用殘羹剩菜來招待他們,怒火一下躥了起來。
其他師傅也都很氣憤,一個脾氣大的師傅起身就要去跟朱老太理論,被楊義一把按住。他想了想說:“我們做工,拿了人家的工錢,吃得好吃得差,那是東家的良心。吃在東家鍋裡,活兒在我們手裡。這活兒是我接的,大家看在我臉上,將就將就吧。”
朱老太家的活兒一共做了十幾天,師傅們也習慣了喝龍糠水,吃糟爛的魚肉。房子造好工錢結清,大家也各奔東西,倒也沒什麼糾纏。可朱老太一家搬進了新房後,家裡接二連三地出事。先是朱老太去湖邊洗衣時摔了一跤,竟然跌斷了腿。不久,兒子出去做蠶絲生意時,路上遇到劫匪,不但錢被搶光還丟了性命,留下個有身孕的媳婦生產時又難產送了命。短短几年光景,本來前後三村有名的興旺人家一下敗落了下來。
解怨
四五年後,楊義和他的夥伴又被朱老太的鄰居請來造房。朱老太也來幫工做飯菜。恰逢工匠們要喝水,朱老太告訴東家,不要讓師傅們喝涼水,要燒開了喝,並要在開水裡撒上一層龍糠。恰好楊義經過,就冷笑著說:“這次我們不是給你朱家幹活兒,還要擔心我們偷懶不給好水喝呀?那一會兒是不是也要給我們吃剩菜呢?”
朱老太愣了一下,淡淡地說:“水裡撒上龍糠呢,是因為水太燙,你們又焦渴難耐,難免會因為心急燙傷了嘴唇。撒了龍糠,喝水時要一點點吹,等龍糠都吹走了,水也就不那麼熱啦!”
楊義一愣,居然是這樣!
朱老太又說:“我們請師傅們幹活,那就是貴客上門,要拿出最好的菜餚招待你們,哪裡會給你們吃剩菜。我擔心你們又累又餓,吃飯時難免急促,萬一肉骨魚刺扎破喉嚨可就罪過了,所以吩咐廚師做菜時把肉骨魚刺都一點點剔除了。雖然樣子不好,但是安全方便呀!”
楊義一聽是又愧又悔,原來他把朱老太家一片好心當成了惡意,所以,最後竟動用工匠特有的手法,在朱老太的房子上做了手腳。這不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嗎?
當天晚上,楊義來到了朱老太家,要朱老太拿來一把梯子,他上梯從正中的房樑上面取下一個小盒子,拿出裡面的東西,又換了樣什麼東西重新塞了進去。
這個小盒子就是上次蓋房時,楊義偷偷放進去的。按照當地工匠祖傳的說法,如果東家待人刻薄,工匠會在主樑的下面放上汙穢之物,就可詛咒東家家運敗落。當初,楊義就是在朱老太家的房樑上放了個盒子,裡面裝了幾塊從墓地裡挖出來的破爛布片、鏽鐵,以詛咒朱家黴運不斷。現在,他把那些汙穢之物拿掉,把一枚鑄有“太平永昌”四個字的銅錢放了進去,以祈禱朱老太家永保平安。據說,從那以後,朱老太家果然擺脫了黴運的折磨,日子又紅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