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殲滅戰

[ 現代故事 ]

山東省梁山縣境內的“水泊梁山”是《水滸傳》裡一百單八將聚義之地。歷史在此上演,這兒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寫滿傳奇。1939年8月,一個更具傳奇色彩的故事又發生在“水泊梁山”:我八路軍一一五師東進支隊的600名新一代“好漢”,在一一五師政委羅榮桓和代師長陳光的指揮下,創造了一個與敵兵力相當而武器裝備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全殲日軍一個大隊的奇蹟,被八路軍總部和國民政府嘉譽為“模範殲滅戰”。

狂傲日軍 把“掃蕩”當作“旅遊嘉年華”

1939年8月1日上午,晴空萬里。魯西梁山縣梁山南坡的孟家林村,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部和駐地群眾正在舉行慶八一軍民聯歡會。“報告首長,有緊急敵情。”9時許,一一五師政委羅榮桓和代師長陳光正在津津有味地觀看著節目。突然被一名偵察員的報告聲打斷了:“有一股日軍正從汶上縣經靳口向我們這個方向冒進。”羅榮桓和陳光馬上通知停止演出,命令部隊準備戰鬥,並派出偵察員繼續偵察探明詳細敵情。

時間不長,派出的偵察員就初步弄清了敵人的番號、兵力、裝備及行動意圖:這支日軍是三十二師團的長田大隊,大隊長叫長田敏江,他們以步兵、炮兵、騎兵各一部及五六十名偽軍組成,共400餘人,攜帶大炮3門,戰馬五六十匹。他們妄圖對魯西進行一次示威性的“掃蕩”,藉以炫耀武力,為敵偽撐腰打氣。8月1日一早,他們從汶上縣城出動,經沙河站至靳口西渡運河,沿著東平湖西岸向梁山方向進犯。

長田敏江在“七七事變”後不久就來到中國戰場,先前面對的都是國民黨軍隊,特別是自1937年底侵入山東後,日軍幾乎沒大動手就讓韓復榘的十幾萬大軍聞風而逃,他寸功未立,心裡癢得難受。這一次,他聽說魯西一帶“不安寧”,認為自己為皇室家族“露臉”的機會終於來了,便主動“請纓”前往“掃蕩”。到魯西后,他為炫耀“皇威”,極力追求氣派,每天都以騎兵中隊和偽軍在前面開道,步兵大隊居中,後面用3門10多匹騾馬拉的野戰炮壓陣,甚至連警戒勤務都不派,大模大樣地在我根據地到處“晃悠”,把“掃蕩”幾乎當成了“旅遊嘉年華”。

“這個長田敏江,真夠‘逗的!”羅榮桓、陳光向偵察員詳細問明瞭來犯之敵的情況,羅榮桓幽默地說了這麼一句後,同陳光一邊在小樹林散步,一邊研究應對之策。

兩位主官形成“打”的共識後,迅速作出了戰鬥部署:立即命令部隊,包括楊勇獨立旅一團三營,做好一切戰鬥準備;同時迅速派出偵察隊,繼續查明情況;組織多路襲擾小分隊,將長田大隊“釣”到這一帶來;組織當地群眾迅速行動起來,站崗放哨,盤查行人,封鎖訊息……部署完畢,陳光將師指揮所設在梁山附近的一個小廟裡。

一張大網很快就織好了,就等長田大隊這個“獵物”自投羅網了!

將敵人引入“墳墓”

8月1日下午,長田大隊來到地處東平湖二級湖庫區,位於梁山、東平、汶上三縣交界處的館驛鎮後,就地宿營。8月2日一大早,長田大隊繼續大搖大擺地往梁山方向而來,9時許,到達梁山東南10公里左右的王府集村,在村西準備往南向鄆城方向“掃蕩”。八路軍負責監視、襲擾任務的小分隊,為將敵人“牽”到梁山附近來,從側背對長田大隊實施第一次襲擊,殲其一部後往梁山方向迅速撤離。

“土八路,快快地追擊!”長田敏江發現被襲,開始一陣驚慌,後見我火力不強,人數也不多,認為不過是幾個“土八路”,就命令部隊改變原定行軍路線,咬著“土八路”的屁股緊緊追趕過來。

10時許,長田大隊追到梁山附近的馬家楊村時,“土八路”不見了蹤影。這時,日軍又累又熱,只好臨時在該村紮營休息,毫無戒備。

趁此有利時機,襲擾小分隊對長田大隊實施了第二次突然襲擊,一陣猛射,十幾個敵人當場斃命。沒等敵人弄明白怎麼回事,小分隊又迅速消失在青紗帳中。

日軍追到梁山腳下的獨山村後,又不見了我軍蹤影,長田敏江命令炮兵向獨山轟擊。炮擊進行了半個多小時,我軍一槍不還。長田敏江又派出騎兵、偽軍在附近搜尋一番,結果一無所獲。長田敏江命令累得要命的部隊停止前進,在梁山腳下的獨山村及獨山高地宿營,準備在此休息一晚後明天再前往鄆城。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賭酒
下一篇: 醬油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