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手背都是肉,面對網上省醫藥廳的一張“醫藥店長培訓申請表”,報兒子還是女婿?著實讓姚士達老先生為難了。
姚士達是東北某縣城頗有聲望的中藥藥師,而且還經營著一家生意紅火的連鎖藥店,偌大的家業,他很希望交給最能幹的子女來繼承。這次填表,表面上看僅是回覆省廳下發的通知,推薦人員去參加業務資格培訓,實際上在老先生的心裡,這是一件決定誰是藥店繼承人的大事。該下決斷了,三天之內必須確定,把申請表電子郵件發出去。
就像書法家對筆墨要有深厚的臨池功底,詩人對字句要有超凡的煉字擇詞本領一樣,對於一個大藥房店長來說,不僅需要多年的醫藥行業工作實踐經驗,更需要一種職業天賦。
姚士達老先生的眼中,女婿具有三年以上的醫藥銷售工作經驗,有豐富的行業人脈資源,瞭解行業的明法和潛規則,無論是專業知識能力,都能勝任店長職責。但是,他缺乏廣博的知識基礎,不瞭解網際網路的驚人潛力,屬於守成型後衛,不是開拓型前鋒。
兒子姚路,大學畢業在藥店雖然實習只有一年,但無疑早就具備了醫藥行業的天賦。姚路從小就對中藥材表現出一種天生的鑑賞力,對常用的五百多種藥材的名稱、用途及其辨別真偽,父親稍加點撥,他便能掌握十之八九。那些湯頭歌訣,中藥順口溜,姚路更是背得滾瓜爛熟。兒子的潛質讓父親感到高興,於是有意識地讓他就讀與中藥相通的生物系,為日後繼承家業打下牢固的基礎。
本來有這樣一個聰明的兒子,老先生根本不用擔心後繼無人問題。可是,姚路有一點讓父親深感擔憂,那就是兒子的耳朵根太軟,經常聽信別人的花言巧語。打小,如果姐姐花光了零用錢,只要找個可憐的藉口,弟弟馬上就會掏出自已的那一份分享。在學校裡,他也總幫助別人,橡皮、鉛筆、小人書、做好的作業題,甚至學校食堂的飯菜票,同學有求,他必應,從來不會拒絕。每一次,父母都開導兒子別輕信,希望他能感悟來回應,說得父母只能點頭,無話可說。
小時候這樣,大學畢業了還是這樣。姚路在店裡實習時,有一次賣藥收到老農民一張百元假幣,得知他也是進城賣蔬菜,剛剛從城裡人手裡收來的,姚路明知是假幣,卻一聲不吭地收下了,還找給人家八十元。姐夫事後問他識不識假幣?他邊撕邊笑說,要是老農民知道是假幣,會哭暈在店門口,怎麼辦?還是我來埋單吧。
老先生知道,這是兒子與生俱來的一種本性,這種善良寬厚,原本是做人的優良品德,但在信奉叢林法則的商界,卻是一個大忌!醫藥商場時刻充斥著偽贗陰謀和欺詐陷阱,如果姚路改不了輕信他人的稟性,日後又怎能立足商界呢?這也是老先生選擇繼承人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
果然,姚士達老先生擔心的事今天發生了。
老先生外出辦事,接到女婿電話,說姚路剛剛花十萬元收購了一支野山參。嚇得姚士達跳起來,急著追問,聽說是從參農老薛手中購得,才長舒一口氣對女婿說,這參我見過,確實是支野山參,十萬太值了,就是十五萬我也收,價有所值。女婿說,老薛確是開價十五萬,被姚路殺價到十萬。姚士達聽了開心得眉開眼笑,這小子什麼時候也學會做生意了,是你在邊上敲邊鼓的吧?女婿連聲說不是不是,正巧我有事走不開,是他一人作的主。
姚士達高興啊!第七屆“長白山參王交易拍賣會”即將舉行,他見過參農老薛那支百年野山參,帶到交易會上絕對能賣到三十萬。最值得慶幸的是,兒子終於成熟了,可以交班給他了。
人參被譽為百草之王,野山參散生於長白山、大興安嶺的深山中,生長環境要求極其嚴格,生長速度也極其緩慢,人類極難發現其隱蔽的生長地。有詩云:“名參鬼蓋須難見,材似人形不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