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客挑戰
1994年聖誕節過後的第一天,我駕車去泰和湖滑雪。行駛中,我的手機響了。打來電話的是我的研究助手安德魯·格羅斯。
“您能找一部固定電話接聽嗎?”他問道。我立即警覺起來,意識到是很機密的事情,怕在行動電話裡被無線電掃描器探測監聽。
“不太方便。”我答道,“你先簡單告訴我,出了什麼事?”
“好吧,”他說,“您的電腦文件摘要都被不明身份的人擷取了。”
我的心立即不安起來。安德魯接著說,有人透過網際網路闖進了我家中防護森嚴的電腦系統。滑雪只好改天了,我驅車返回。
回到聖迭戈,我仔細檢視了電腦裡的檔案,發現其中的許多檔案已被闖入者複製。
我和安德魯隨後花好幾天的時間核實估算所遭受的損失,編寫電腦程式來重現竊取痕跡,希望以此來尋找竊賊可能留下的操作線索。
我們發現,這個可惡的竊賊成功地騙過了我的電腦系統,進入合法操作,使我的電腦誤認他為網路友好信譽成員。這類攻擊我見過理論上的描述,就當時所知,在此之前還從來沒有人真正付諸實踐過。看來,我的對手絕非駭客中的等閒之輩。
這時,我又開啟語音信箱進行檢查,沒想到竟蹦出一串錄音。“自認倒黴吧,”一個男聲模仿澳大利亞人的口音說道,“我的技術一流。知道我是誰嗎?呵呵,我和我的朋友會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接著,另外一個聲音說道:“嘿,老闆,你的技術真是頂呱呱!”這個聲音也可能是同一個人的。
“沒錯,”留言者最後又用前面的假聲說道,“我是頂尖高手。”
顯然,有人在向我挑戰。
魚兒咬餌
幾個星期後,我接到一個名叫布魯斯·科鮑爾的電話,他是威爾公司下面的索薩託電腦網路公司的一名員工。他接到威爾公司的通知,要求他刪除一個巨大資料,這個資料佔用了公司網路儲存庫的很大空間。科鮑爾感到莫名其妙,因為他已經有一段時間不使用那個特別賬號了。他檢視該賬號,發現它已被網路駭客盜用,裡面塞滿了各種各樣神秘的檔案——我的電腦資料與摩托羅拉、蘋果等高科技公司的機密資訊。顯然,這個駭客攻破了不少公司的電腦防護系統。
我的電腦資料被竊大約一個半月後,我的語音信箱又收到充滿嘲笑的留言,開始是咆哮的聲音,然後逐漸低下去,變成小聲嘀咕:“你的安全防衛措施不堪一擊。”還有一個資訊是一種懸念電影中的音樂,用意在於讓你忍不住要回過頭去看一看背後是否有人盯著你。
我將他的兩個語音留言用數字化檔案的形式放到網際網路上,電腦揚聲器可以轉換和播放這個檔案,希望能引誘語音留言的人上鉤。如果他給我回電,我就可以查出他的所在位置。此外,我還致電聯邦調查局,該局電腦犯罪處的特工裡弗德·伯恩斯讓我盯住他。
我還在威爾公司安裝了監控系統。只要該駭客一露面,我們就可收到警告資訊。如此,我們就可以監視並記錄他的一舉一動。關鍵問題是,既要方便監視他,又不能暴露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