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的鐵蹄開始踏入中國,東北三省淪陷。1933年山海關失守,令故宮博物院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
國亡可以復國,但文物斷代不可複製,因此故宮人接到文物南遷通知就馬不停蹄地開始閉館裝箱打包,時達半年之久。
那時我寄居在堂祖父歐陽道達家中,因文物南遷工程浩大、曠日持久,故宮博物院批准護送國寶的人員可帶家屬隨行,我跟隨其中。
文物剛剛運到上海,七七事變爆發,淞滬會戰開始,為避免文物毀於戰火,剛轉移到南京的文物又要大轉移。轉移分三線進行,其中堂祖父是中線的主要負責人,跟車船押運清點。車行到貴陽,大夥兒剛下車在路邊歇息,突然一聲巨響,裝有大石鼓的車子輪胎爆了,震得前後兩車的文物箱子滾落下來。
堂祖父覺得奇怪,才換沒幾天的輪胎怎麼就爆了?自1933年這些中華瑰寶遷出北平起,沿途就很不太平,尤其在徐州時因訊息走漏,引來土匪劫火車,幸虧地方軍隊頭一天剿匪,笫二天火車才安全透過。從那時起無論護運文物的隊伍經過哪裡,當地政府都會派出軍警保護,一般外人是靠近不了裝載文物的車隊的。
堂祖父把目光投向了隨隊的十幾個扛箱工,故宮博物院派出的專家和工作人員都是全程護送,但是搬箱扛運的工人卻是到了每個地方臨時招募。
堂祖父悄悄吩咐自己的兩個得力助手:“小梁,小莊,你們要暗中注意那些扛箱工,我怕有歹人混入!”
然而小梁和小莊盯了幾天,並沒有發現那些人中誰有異常。後來離開貴陽,在當地招募的扛箱工就解散了。
文物車隊繼續前行,入川后有一段路程改成船運。裝船需要人多,於是在當地招募了一些壯勞力。小莊在岸邊監督搬運,忽然皺起了眉頭,找到小梁:“你發現沒有,工人中有兩個人看著挺眼熟!”
小梁仔細看了看那些往船上搬文物的工人,用手一指:“那不是在貴陽時招的阿木和阿林嗎?他倆竟然又跑到這裡來了!”
小莊點點頭:“這倆人一路跟著我們護送隊,肯定有問題,咱們先別聲張,以免打草驚蛇。”
次日一早,文物船沿長江水路前行,就快到富順的碼頭,本來在甲板上綁得很結實的文物箱,繩子突然斷裂,好幾個大箱子掉入水中,小梁和兩個工作人員立即跳下去打撈,誰知一到水底發覺情況不對,竟然有四五個“水鬼”潛在船底同他們爭奪落水的箱子!
小梁和兩個同事在水裡跟那幾個“水鬼”搏鬥,對方訓練有素,兩個同事用身體死死拖住他們,小梁才得以冒出水面向船上求救。
當地政府派來隨船押運的水警立刻跳下去十幾個,那幾個“水鬼”見勢不妙立刻向岸邊游去,富順碼頭上一輛汽車立刻接走了他們。
水警們把落水的文物箱子,還有那兩個工作人員的屍體打撈上來,大家悲痛不已。
二、
正在船上一片沉默之時,小莊額頭鮮血直流,跌跌撞撞跑上了甲板,一看眼前的情景驚呆了。他說方才他一直盯著阿木和阿林,看見阿木鬼鬼祟祟地走到文物箱子旁拿出匕首想割斷繩子,他剛要喊人就覺後腦一痛,然後就什麼也不知道了。想來是那個阿林在他身後給了他一擊,又把他拖到了船艙裡。
說話間,船已到了富順碼頭,文物卸船裝車,那兩個殉職的工作人員被簡單安葬。
車隊行至樂山,堂祖父接到上峰通知,文物暫時在此地安置封存,建立故宮博物院樂山辦事處,由他出任主任。
堂祖父負責的西遷中線共計有9369箱文物,這就需要很大一片地方存放。
堂祖父帶著小梁、小莊和一些工作人員親自在樂山考察了一番,相中了當地安谷鎮幾個村子的祠堂,不過他覺得不好開口,畢竟祠堂是宗族聖地,要讓族人們外借還沒有報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沒想到的是,各大族長竟然毫無二話地同意了,無一人推諉,族人們也都很熱心地幫忙卸貨安存,而且一文工錢也不要,用他們的話說“能為保護咱們中國人的寶貝出份力,那是幾輩子修來的福”!
過了十來天,小梁和小莊到各祠堂例行檢查,發現存放文物的房子裡多了很多白蟻和老鼠,隨行的治蟻專家連忙配藥祛蟻,小梁和小莊則帶頭找老鼠洞滅鼠。
守護祠堂的族人們也來幫忙,疑惑地說:“奇怪了,以前這裡並沒有這麼多鼠蟻啊,莫非這些畜生們得知這裡存放了寶貝,也想來親近親近?”
小梁和小莊聽了,對望一眼,心中同時想起了那兩個罪惡的身影:阿木和阿林!
雖然懷疑是這兩人又來搞破壞,但是人家藏在暗處不出來也沒辦法。堂祖父想了想:“那就引蛇出洞,逼他們現身!”
這天風和日麗,堂祖父帶著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和工作人員們到祠堂把文物開箱晾曬。
為了保證文物安全,晾曬必須在眾目睽睽下進行。根據制度,場院外圍應有部隊站崗放哨,誰開箱、誰監督、誰晾曬、誰裝箱,怎麼入庫,每個過程都有一個清單,又叫“出組單”,小組裡每個人都必須簽字。
正當堂祖父帶著專家在祠堂場院裡晾曬文物時,忽然一陣又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片刻間已臨近。在場的老族長驚道:“不好,怕是關山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