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贊成

[ 現代故事 ]

樸恩培是個雕塑藝術家,一次,他在用機器切割石材的時候,發生了意外,失去了右手的食指和中指。

右手受傷,再多的創作靈感也是紙上談兵,樸恩培時時感到焦慮。一個知心朋友見狀,勸他去鄂西大巴山一個叫板舍的村子散散心。朋友說:“板舍村位於絕壁之巔,人稱‘雲上板舍。那裡有一條掛壁公路,開車沿路而上,一路風景奇絕,如同進入了世外桃源……”

朋友的描述,讓樸恩培有了一些興趣。他開著越野車,來到板舍村所在的山腳下,抬頭仰視,大巴山巍峨聳立,絕壁之上,一條公路蜿蜒迂迴,一直通向白雲繚繞的山頂。上山的路面用瀝青鋪設,一點也不顛簸,樸恩培開著車,盤繞而上,到達山頂。

板舍村裡開了不少民宿,按朋友給的地址,樸恩培順利地聯絡到一家民宿的老闆,老闆名叫柳關華,是個中年男人。坐在民宿的後花園裡,樸恩培看著雲海,似乎找到了靈感,可一想到自己受傷的右手,他又痛苦地捂住了頭……

這時,柳關華來到後花園,對樸恩培說:“樸老師,聽說您是一位很有名的雕塑大師,我想請您幫忙,為我們掛壁公路修建一個地標,用來紀念一對父子。”

樸恩培長嘆一聲,苦笑道:“修建地標,我現在還能做到嗎?”停了一下,他還是問柳關華:“你說想紀念一對父子,他們是誰?”

柳關華說:“這就說來話長了。”接著,他緩緩道出了這條掛壁公路的故事。

過去,板舍村的村民住的都是木板房,故而村名“板舍”。到鄉上趕集,村民必須走一條陡峭的掛壁小道,蹚一條湍急的小河,然後爬上對面山上的公路乘車,早上出門,天黑才能回家。

二十多年前,新上任的村主任名叫張傳軍。他在武漢打過工,見過世面,知道交通的重要性。張傳軍找到鄉長,提出想要修路。鄉長先是點點頭,隨即卻又搖搖頭,鄉里財政困難,根本拿不出修路的錢。

張傳軍說:“錢沒有,物資總能給一點吧?”

鄉長想了想,記得鄉里先前開辦煤礦廠沒有成功,還剩下一些物資,就對張傳軍說:“一噸炸藥,一千發雷管,三百米導火線,這總該可以了吧?”

張傳軍聽了,樂呵呵地說:“滿意滿意。”

有了物資做保障,張傳軍回到村裡,連夜通知村幹部和村民代表開會。所有人透過決議:每家每天出一個勞動力,自己帶工具帶口糧,上工地修路。

村裡有個人在縣公路局工作,聽說村裡要修路,為村裡免費勘測了一條路線。板舍村在外打工的人紛紛捐款捐物,在家的人就出工出力,一時間,工地現場熱火朝天。

公路從山上向山下修,開始很順利,可修到掛壁路段時,有兩個人因為事故受了傷。隧道洞頂的石頭冒頂,一個人被砸斷了左腿,另一個人在排除啞炮時被噴瞎了右眼。這兩個人都是家裡的頂樑柱,其他人見狀,每次派人出工的時候,都由家中的老弱來工地敷衍了事,這讓工程進度大受影響。

就在這時,村治安主任的老婆找到張傳軍,把一紙辭職信交給他,說:“這是我男人讓我交給你的。”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二十年後再相見
下一篇: 計程車上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