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糧(短篇)

[ 現代故事 ]

秋天到了,爸興致勃勃地對曉光說:“新米收下來了,走,回老家借糧去!”

曉光不解:“爸,借糧幹什麼?街上哪家超市沒有米賣?”

回答曉光的是媽:“老家新米的味道太好聞了,煮出來的飯更叫一個香!”

曉光老家是遠近聞名的優質糧基地,種出來的米品質好是真的。曉光當即發動小皮卡,一家三口有說有笑地直奔老家而去。

一個多小時後車子在曉光大伯家門口停了下來。大伯正坐著聽收音機。一家三口下車問過好後曉光遞上兩瓶酒,大伯嗔怪道:“大侄子,你每次來總要花錢,以後不許了。”爸笑著說:“他孝敬你不是應該的嗎?哥,今年新米什麼價?”

曉光大伯說:“今年糧食大豐收,降了二角多。去年新米一斤兩塊八角五,今年兩塊六。”

寒暄幾句後爸讓曉光開車直奔村西頭二大爺家:“去年跟二大爺借的糧還沒結賬哩。”在二大爺家,曉光爸按去年價格付了現金。

去年借的糧還了,今年的還沒著落,然後爸又到三嬸家借了600斤新米。

在回程的路上,曉光越想越不對勁:“爸,我發現兩個問題,首先,咱家又不是沒錢,為什麼要借糧而不是用現金買?其次,我記得以前還糧時有時還錢,有時卻還糧,今天就直接還的錢,這是為什麼?”

爸、媽笑而不回答,曉光又追問。媽終於回答了:“傻兒子,還糧的時候,如果糧價漲了,那我們家就直接給糧;如果糧價跌了,那就還錢,按上一年高價算賬。”

曉光一頭霧水。爸則一臉鄭重地說:“曉光,二大爺、三嬸家都很困難,我們這麼做就是變著法兒幫助他們一下。二大爺、三嬸都是要強的人,我們年年的借糧還糧,就是既要幫助他們,又要維護他們的自尊,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奇怪的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