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愛

[ 現代故事 ]

大年三十,阿紫在廚房準備簡單的年夜飯,她那六歲的兒子斌斌驚叫:“媽媽、媽媽,奶奶暈倒了!”阿紫關了煤氣衝出廚房,她先讓婆婆躺平,一邊“媽,媽”地叫著,一邊掐住了人中,只聽婆婆“嗯……”的一聲緩過了氣。阿紫拿過指夾式血氧儀夾在婆婆的手指上測試,血氧飽和度只有八十,而心跳有一百一十六,她馬上拿起速效救心丸,倒了五顆放在婆婆舌頭底下,婆婆的心跳漸漸趨於平穩了。

“媽,為了安全起見,我送您去醫院吧。”

“我不要去醫院!要送也讓陳亮來送。陳亮呢?你們是不是串通好在騙我什麼?陳亮不回來我就不去醫院!”婆婆吃力地說道。

阿紫的婆婆姓王,是退休教師,平時通情達理,她身體不是很好,有心血管病,退休後看書、練字,進行適當的戶外運動,阿紫有了孩子後她就幫著阿紫帶孩子。今天竟然給阿紫出了個難題,非得叫兒子陳亮親自送。

“媽,兒子媳婦一樣的呀,他工作忙,我送您去吧,咱們去醫院檢查下就放心了。”阿紫幾乎帶著懇求說。

“陳亮到底去哪兒了?請你如實告訴我!”王老師追問著。

“媽,他中午出門前不是和您說他去醫院值班,今年除夕不能和我們一起過年了。”

“我每天都在看電視和微信,疫區已封城,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都停運,機場、火車站也暫時關閉了。八十多歲的老院士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看來這次比十七年前的非典嚴重多了。陳亮不會瞞著我去疫區了吧?”王老師把心裡的想法和擔心說了出來。

“媽……”阿紫不知說什麼好。

“下午,我越看微信越緊張,越看越擔心。當年,陳亮他爸因為非典去了一線,就這樣走了,丟下我們孤兒寡母的……我只有陳亮這麼一個孩子呀!”王老師含著淚哽咽著說。

“媽,陳亮怕您擔心才這樣說的。我們平平安安的,他才能安心投入工作。”

“那他真的去疫區了?”

阿紫點點頭,“但願疫情早日控制住,期待他們圓滿完成任務。媽,陳亮會安然無恙回來的。”

原來,王老師結婚十年才有了陳亮,夫妻倆把兒子當寶貝似的養著,陳亮從小聰明乖巧,讓父母很省心。

王老師的丈夫是醫生,非典時,他一直在第一線,因感染病毒永遠和家人分開了,那年陳亮才十五歲。在陳亮的心中,爸爸是英雄,是榜樣,所以考大學時他選擇了學醫。

年關將至,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全國都籠罩在緊張中,過年也沒有了以往那種歡樂、祥和的氣氛。陳亮主動向醫院黨委報名,要前往疫情一線。他知道,兒子還小,母親多病,作為家裡的頂樑柱,這個時候家裡最需要他。但是,作為一名呼吸內科醫生,這時候疫情一線更需要他。於是,他義不容辭地報了名。為大家,他無法顧及自己的小家。

陳亮是個孝子,他怕母親為自己擔心,也知道母親的身體不好,怕母親知道他去了疫情一線急出病來,因此和阿紫一起瞞著母親。

阿紫是個護士,她非常理解丈夫,也支援丈夫的這種做法。她覺得,如果這次疫情能控制住,既是對國家的貢獻,也是對家人最好的守護。為此,她安慰陳亮說孩子她會帶好,母親她會照顧好,讓陳亮安心去抗疫一線。

阿紫說是這麼說,可心裡卻十分不捨,在陳亮出門那刻,當陳亮剛把門輕輕關上時,阿紫心裡湧起一股惆悵。“等一下!”阿紫開啟門,連鞋子都沒換就抱著兒子斌斌跟了出去。三個人在門外緊緊相擁在一起,阿紫含著淚說:“陳亮,你要保護好自己,務必平安歸來!”

“辛苦你了!請你照顧好老媽。遺憾的是,我連一個擁抱都沒能給她,也不能說告別的話。”陳亮哽咽著說。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撿口罩的老人
下一篇: 一尊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