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松

[ 現代故事 ]

比賽即將結束,作品還沒完成,我心急如焚。

這是以書畫家尹先敦先生的齋名“雲鶴軒”命名的全國美術大賽。師父希望弟子們獨立創作拿出最好的作品參賽。

大夥兒都誇我畫得真畫得像,可師父總是搖頭。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我看著自己的畫,對照《西江月·遣興》,稼軒醉態,栩栩如生,不知師父對哪處不滿意。

我寤寐思之,輾轉反側,暈暈乎乎去悟,悟,悟……

夜黑風高,山路逶迤。隱隱約約,眼見松影,耳聞松濤。忽見一古松,似林中老者。定睛一看,系當年小松長成。我趨步向前,展開畫卷,作揖問道:“還記得當年此景此人否?”老松輕捋鬚髯:“景乃此景,人非彼人。”

“可他人一見我畫,便能識其形,呼其名;且人人曰,醉中稼軒,呼之欲出,可以假亂真。”

“爾欲畫等閒人之醉,抑或畫此人獨特之醉?”

我心一震,似有所悟,速答:“此人之醉。”

“爾可知乎,其半生縱橫南北,一心收復故國,臨終之際,還大呼殺賊!殺賊!”

“不知。”

“當時從南邊傳來的一首小詩,爾可知悉?”老松接著問。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何止知悉,我倒背如流。”

“如此,稼軒真醉假醉乎?”

我忽如醍醐灌頂,猛然醒悟。耳際響起師父曾在講解形似與神似問題時引用的一句流行語:“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我撕掉舊作,重新揮毫潑墨。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嫁女兒
下一篇: 面事